中国2000多个县级行政区划中,有不少县域在名字里就散发出浓浓的廉洁文化“味道”,陕西的清涧县就是其中一个。清涧,静可洗心,行可濯足;清涧,滋养气质,净化灵魂。
清涧的名字,由一种精神而来
清涧原名宽州,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宋仁宗在位时期,西夏李元昊建国称帝,虎视中原,屡犯宋境。公元1040年,范仲淹临危受命,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今延安),负责保边安民。公元1041年,范仲淹的部下种世衡建议,在延州东北200里古宽州的故垒上筑城,他认为这里地处要冲。有浓厚家国情怀、为民情结的范仲淹采纳了种世衡的意见,并派他率兵前去修筑。
清涧北国风光景区
虽然范仲淹在几年后才写出那篇著名的《岳阳楼记》,但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在清涧筑城时已充分体现。
筑城过程相当艰难,官兵们一边筑城一边要和不时进犯的西夏兵作战。而且,城内无井,饮水困难,很难长守。种世衡下令就地掘井。但凿地15丈,仍不见水,只有坚硬的石层。种世衡便重金奖励凿井,宣布“凿一畚箕屑石,偿以百钱”。凿井者信心倍增、拼命挖掘,钻穿数层石板后,终于清泉喷涌,史书记载:“水乃大发,既清且甘,城中牛马皆足。”远在京城的仁宗皇帝获报后欣然下诏,赐其城名“青涧”。
据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五行缺水,他看见带水的地名就喜欢。一天,他看到“青涧”两字,喜欢得不行,但感觉还不够味儿,便提笔给“青”字加了三点水,于是城名就成了“清涧”。
县不在大,有水则灵。县城曾缺水的清涧,县域内却三河奔涌,既有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又有陕北的母亲河无定河和清涧的母亲河秀延河。这三条河流和当年凿出的清清涧水一起滋养哺育了清涧儿女,让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流淌不息。
清涧的性格,被一种精神彰显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清涧的石板色泽青蓝,质地细腻,自古有名。坦荡、坚硬的石板和清冽、澄澈的涧水共同铸就清涧人的群体性格——敢闯敢拼、宁折不弯,勇于和苦难抗争。
早在1925年,清涧就建立了党团组织。1927年10月,爆发了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之后的又一武装起义——清涧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地区武装斗争的第一枪。
1936年2月,毛泽东率领红军来到清涧县的袁家沟村,准备渡黄河东征。恰逢天降大雪,他走出窑洞,登上黄土山梁,被“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震撼,一首大气磅礴的《沁园春·雪》就在这个小山村写就了。
11年后,毛泽东再次来到清涧。那是1947年3月,党中央开始转战陕北,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清涧的土窑洞里召开了影响深远的枣林则沟会议。会议决定成立中央前敌委员会,由中央书记处的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三位书记,率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留在陕北,主持中央工作;成立中央工作委员会,由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组成,立即东渡黄河,前往晋西北或其他适当地点开展中央委托的工作。
清涧,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章节。
据统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只有8万人口的清涧,就有2万人参加了革命队伍,为革命牺牲的仁人志士达2000多人。清涧儿女,用生命诠释着“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清涧的当下,因一种精神而精彩
和平年代,清涧依然离不开“红”——成为“中国红枣之乡”。这片有着3000多年枣树栽培史的土地,红枣林面积达6万公顷。漫山遍野中,有无数抗旱耐寒、与苦难为伴的枣树,作家路遥仿佛其中最奇异的一棵。
清涧红枣 视觉中国/供图
国内很多地方有笔架山,而清涧的笔架山,因托起了路遥的一支如椽巨笔而更具高度。清涧是路遥的出生地,虽然七岁时就被过继到了延川县的伯父家里,但这不足七个年头的童年记忆,却影响了路遥的一生。路遥作品中描写的地点大多在清涧,在那个“双水村”。
从路遥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他对故乡清涧的深厚感情。自从开始文学创作,他的眼光和笔触就从未离开过清涧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他用饱蘸深情的笔写下许许多多动人的清涧篇章,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清涧故事。
而清涧也时刻铭记着这个优秀的儿子,将路遥视作一个文化符号、一张精神名片。
改编自路遥经典小说《人生》的电视剧《人生之路》,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为背景,讲述了生活在陕北高家村的青年高加林为了改变命运,奋发图强,在历经世事变迁和命运接二连三的考验后,在时代的浪潮中谱写平凡人不平凡人生的故事。
路遥“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博大胸怀和精神力量,时刻激励着清涧的父老乡亲。
今天的清涧,县域经济有了长足发展,父老乡亲脸上写满幸福。
走进这片神奇的土地,我感受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感受到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精神,更感受到了“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精神。这些精神,汇成了“清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