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陕西 / 正刊 / 2023年 / 第23期 / 正文

非遗不再“非常遗憾”

——使用是最好的传承,商业是最好的保护
来源:当代陕西 发布时间:2023-12-27 16:17 作者:本刊记者 薛晗

指尖翻飞,平淡无奇的青藤肆意穿插成精美奇巧的家具物件;经纬交织,古老技艺传承着灵动千年的非遗之美。2023年9月,在乌兹别克斯坦举办的中国陕西文化旅游推介会上,汉中藤编产品让外国人爱不释手。

陕西传统非遗近年来大放异彩,剪纸、皮影、秦腔、泥塑……但是一项基于四省(区)的手工艺调查显示,有55.56%的传统手工艺面临技艺失传的危险。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手工艺是我们的珍贵宝藏,传统技艺不能被遗忘,艺术当随着时代发展。

非遗如何跨越时间,历久弥新?在汉中南郑黄官镇上,一群人的坚守、创新,或许是答案的正解。

是手艺,也是生意

一根根青绿的藤条,从深山割回来后,经过蒸煮、剥皮、冲洗、漂白、晾干、去结后,被削成细条。此时,藤条既轻软又坚韧,在郑富学手上来回穿插飞舞,一上午时间,一个椅子靠背已经成形。

结实耐用的藤编桌椅、田园气息的藤编家具、美观好用的藤编工艺品……这就是汉中南郑黄官镇古老的藤编技艺。千回百折间,独一无二的纹路肌理缠绕出返璞归真的自然之美,当芊芊藤条遇上民间传统的藤编手艺,它不会说话,却用天然与质朴传承着难得的手作之美。

郑富学今年66岁了,他和老伴做了一辈子的藤编,什么花样都会编。“只要拿来图纸,我就能编个八九不离十。”郑富学说。

一张木凳、一把钉枪,郑富学捏着藤条在骨架上进行填充式编织。先固定好经线,再用纬线按照经疏纬密法、挑一压一法、挑一压二法等编织技法进行编织,配以米字格、菊花格、鱼鳞纹、胡椒眼、苹果花、木瓜心等花色图案,并对骨架进行缠绕锁边,完工后交由打磨师剪毛头、刮腻子、抛光、上漆。这样的功夫,充分体现着匠人的韧性、耐心和定力。

手工匠人很辛苦,一把藤椅一般需要两三天才能完成,手套总是磨烂,指头生出厚厚的老茧,即便如此,郑富学和老伴依然天天坚持。“这个手艺是老一辈传下来的,就因为会这个,我娶到了媳妇,养活了一大家。”郑富学回忆起来。

1974年,郑富学在黄官中学上高中,那个时候校办工厂教会他藤编手艺。上世纪80年代,郑富学和村里其他几户一样,一辆二八大杠自行车一次能叠上12个圈椅,天还没亮,便出发去80公里外的市区竹藤市场售卖。

“上世纪80年代的水井村,家家户户都很穷,虽然住着土坯房,但是桌椅板凳很漂亮,村子里好多人都会在家做好,再拿到城里卖,一对圈椅能卖20元,这在当时已经是不错的收入了。”郑富学说,那个时候队上有70%的人都会来找他学这个手艺,灵醒的半个月就能学会。

除了郑富学,村上还有陈太坤、徐德中等好几家,都在那个时候开始把这门手艺做成生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村上的人还不兴在外打工,家家户户都在做,“连十几岁的娃娃放学后也要帮着家里干活,一把藤椅能用上几十年。”郑富学说着,点起了手上的烟,陷入回忆。

水井村的彭文领今年已经62岁了,他从18岁就开始做藤编,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一个月挣五六百元,养活了一大家人。“那个时候整个南郑藤条原材料都被割完了,我就坐火车去甘肃辉县专门割藤子,再运回来。”彭文领说。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南郑藤编发展的顶峰时期。

只要有市场,就能有传承

时间一晃进入新千年,经济发展,城镇化建设如火如荼,很多人都出门打工了,彭文领也不例外,他去了新疆、江苏、河北等地方,大多时候都在建筑工地上当钢筋工。工地上的活虽说辛苦,但是来钱快,和藤编相比,不用想着怎么卖掉,倒是省事很多。

出去打工来钱快,这是村里多数人的共识,慢慢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做藤编的人一年比一年少。

但是水井村总有人坚持下来。1997年,陈太坤给他的七个孩子分了家,家境不好,排行老五的陈良顺分到了两双筷子两斤米,开始一家三口的艰苦奋斗的历程。

陈良顺(右一)给徒弟传授藤编技艺 周明明/摄

陈良顺一直坚信先有市场,再有藤编。“咱陕西其实相似的编织品有很多,比如陕北的柳编,关中的玉米编,但是他们逐渐都退出市场了,经济发展快,手工艺品费工费时,没有市场也是必然的。”陈良顺说。

其实最开始要做这个,陈良顺心里也是打鼓的,尤其是村里一波一波的人出去打工,他有些犹豫,但是心中对这份事业的热爱抵消了顾虑。

陈良顺喜欢藤编,打心眼里热爱,当他坐到小板凳上,开始编织,藤条在指尖飞舞,时间彷佛静下来了。“我只有这个本事,如果出去打工做别的不擅长的事,怕会更糟糕。”陈良顺坚信,对于藤编,如果抱着挣大钱的目的,肯定失败。

为了打通市场,陈良顺跑完了西北五省的农贸市场和老街,西安竹笆市、宝鸡西关里、兰州三森家具城……每个地方都有他的经销商,他只需供货即可。

2007年, 陈良顺租了黄官镇一处废弃楼当厂房,并注册公司、商标,那年产值达到60多万元,自此良顺藤编走上正轨。2010年,汉中藤编进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一张亮丽的名片。

“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帮助塑造企业文化,提高消费认知,政府也会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补贴,以壮大这一文化产业。”南郑区文化馆馆长胡婧说。

2010年以后,藤编的热度渐渐回暖,徐德中看准时机,将他在外做生意的儿子徐厚民叫回来,父子俩一起在黄官镇开厂,2013年,鑫豪藤编厂正式开工。“我以前一直都是在外面家具厂给别人干活,老了终于能有自己的厂子,最近村里又有人找我学藤编,看来这门手艺还是能成事。”徐德中说。

商业是最好的保护,使用是最好的传承。2016年,陈良顺的儿子陈凌凯开始在网络上销售藤编产品,2021年汉中藤编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此,良顺藤编产品走进天南海北的千家万户,2022年产值达到6000多万元。

只有被看见,才能被热爱

藤条本身的柔与韧,成就了家具的不同形状和肌理。陈良顺曾编出一把椅子,椅背犹如展翅翩飞的蝴蝶。他说:“藤编也是一种创作,不同的技法手艺,不同的花纹样式,搭配不同的产品,我们产品多种多样,桌椅、工艺品摆件、床垫……”

汉中藤编现在有30多种编制技法,100余种花纹样式。除了藤编,还有棕编、竹编、草编等,不同的材料编制出的产品,同样给人美的感受。

汉中藤编名声鹊起。2019年,西班牙某奢侈品品牌通过外贸公司向良顺藤编订购了15000把棕编扇子作为伴手礼;丹麦某一家具品牌每年订购2000把藤椅;美国某汽车公司也要订购一批定制的车前挡板……汉中藤编真正走出国门,每年的出口量占到总量的10%。

产量上来了,所需要的人力越来越多。“我们的货现在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很多大单子都得提前三个月预定,所以村上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来做这个,我们按件计费收购。”陈良顺说。

“丈夫在北京打工,我一直在家带孩子,这几年村上藤编产业发展的好,培训也多,我今年5月参加了区人社局的培训,平时做做藤编,挣点小钱还可以打发时间。”黄官镇青龙村的苏秋艳说,她前后参加了两次培训,基本技能已经掌握,现在有时间就在陈良顺厂里编织。

藤编产业不仅解决村民的就业增收问题,还将这门手艺传承给更多的人,因此南郑区相关部门经常培训,聘请专业的老师,比如陕西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武小红、村上能说会道的手艺人等等。如今登记在册的汉中藤编的传承人已达425人,陈良顺在2021年也成为国家级传承人。

藤编的吸引力大大提升,很多人都会慕名前来。2022年,汉中市东塔小学的美术老师杨波无意间了解到藤编,便自发在暑假来良顺藤编厂学习了两个月,基本技巧已掌握。9月份开学,和校领导商议后,学校非常支持她在学校成立了藤编社团。

“学生们对这个很有兴趣,一学期就有40多个小孩子参加,像基本的平面作品,如杯垫等装饰品,还有鸟窝、罐子等,学生动手能力很强,藤编可以融合到其他学科,像美术、数学、科学、力学等等,寓教于乐。”杨波说。让学生们了解非遗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黄官镇除了藤编、竹编、棕编等五编,还有黄官黄酒、黄官豆干等特色非遗产品。“我们镇要立足资源禀赋,紧跟市场需求,紧扣‘巧编精酿特色小镇’发展定位,以藤编产业为主线,其他特色产业为补充,构建多元化产业发展格局,打好‘非遗’牌。”黄官镇党委书记常勇说。

责任编辑:刘洁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