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到目前为止,中国的非遗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而当我们真正回想起那些非遗,它们却总是蒙着历史的尘埃:窗户上斑驳的剪纸、压在箱底的皮影、年轻人听不懂的怒吼秦腔……
在飞速发展的生活背后是被时光抛掷的传统,但总有双手正试着拂去岁月尘埃。这些手艺人日复一日坚持着,他们重新活跃起来,在偏远山区的厂房里、在电商直播间里、在新闻媒体的视频里……他们抓住一切机会,占据一定的市场空间。
“让非遗的妙成就国货的潮。”既是使命,更是机遇。
手艺人重拾那些看似老掉牙的非遗,带动当地更多的人参与进来,用真诚和细致做出非遗产品,让消费者真正感受到老祖宗的智慧结晶。
非遗“活”起来:产业、重生、走出去
“与其说是编织的人给藤条传输了生命,不如说是藤编演绎着我的精彩人生。”陈良顺说。
他出生于汉中藤编世家。1982年,父亲被授予“劳动致富光荣”称号。从小,陈良顺耳濡目染,“我天生就是干这一行的。”
这个行当,远没有那么简单。
藤编匠人在编织藤制品 周明明/摄
与他同龄的,没人愿意干这一行,枯燥、麻烦、来钱慢。但是陈良顺好像有自己的执拗,养活一家人,传承这门手艺,是他的初心与使命。
陈良顺一家都投入到这个行业中来,他的藤编厂是典型的家族式企业,一家四口人都在厂里工作。“儿媳唐芳原本考上了特岗教师,但是厂里太忙了,索性就辞职回来帮忙。”陈良顺说。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走街串巷,吆喝买卖的家庭作坊,到新千年开厂、成立合作社,给经销商稳定供货,再到如今汉中藤编声名远扬,销售额逐年增长。2021年,陈良顺成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良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忙碌。
“我们的产品美观耐用,纯手工打造环保无污染,再加上面向的受众主要是中年人,他们对这些官方的背书很是认可,所以这些年的销量基本不用愁。”陈良顺说,每天早上天刚亮,陈良顺就到厂子里,检查刚收上来的货,核实一下最近的订单库存量,收拾厂房迎接一些单位的考察……每天都有新的任务。
除了陈良顺一家,黄官镇水井村的鑫豪藤编也颇具规模。“现在编织工倒是很多,妇女和老人都能参与进来,但是一件藤编产品的灵魂在于骨架,做架子的人还是太少了。”徐德中说,他和儿子2013年建立鑫豪藤编厂,今年产值能有2000万元左右。
藤椅、桌垫、扇子、箩筐……藤编能做的产品就有300多种。只要有图纸,就都能用藤条弯折出来,但前提是做好骨架。一根擀面杖粗的藤棍经过高温蒸汽变得柔软,趁热拧出骨架,架工的手套经常磨损,来不及更换。
一个架工可以供上二三十个人去做编织,像一把藤椅的骨架,一个师傅一天可以做上十来个,而编织填充需要三天藤椅才能成型。陈良顺专门从安康聘请了一位架工,他是从广东那边学的手艺,能做多种花样。
“好的架子工不仅要有巧劲,还要有眼力,有灵性,这个活不是一般人能做的,要想这门手艺发扬下去,得有更多的人会做架子。”徐德中为此专门在村上招了个人,专门和他学做骨架, 每个月底薪4000元。
除了架子,就是藤条,本地青藤产量不够,全靠从广东那边进货,为此良顺藤编每年要进七八百万元的货。
如今,汉中藤编年产值达到近1亿元,其中良顺藤编能占到七成以上,陈良顺的成功在于他的自身坚持和市场敏锐力,不管是线下开拓经销商市场,还是线上电商渠道,更或者是成为非遗传承人,陈良顺一直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非遗“火”起来:乡村、电商、想象力
一大早,良顺藤编厂门口就开始热闹起来,刘清芬一边拿着剪刀剪着扇子的毛边,一边将扇子按大小样式分类。她的同事开始将扇子装进快递袋子,并封好边;桌上快递单号打印机一直吱吱作响,夹杂着粘贴单号的声音,随即将快递装上中国邮政的货车,发往全国各地。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刘清芬今年36岁,一直在村里当家庭主妇,照看两个孩子。“2019年看水井村群里发通知,说藤编厂招聘员工,主要负责快递打包发货,一个月能给2000元。”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刘清芬便来了,一做就是四年。
在这偏远的小村庄里,平时连个外人都见不到,在这里发快递,能有多少单子,刘清芬起初是这样想的,以为这个工作干不长久。结果现在每天光个人订单号就有两三千个,和她一起工作的还有六个人。
直播售卖藤编工艺品 新华社/供图
2022年,淘宝平台非遗店铺数为32583家,非遗商品消费者规模已经达到亿级,“90后”和“00后”已经成为非遗商品的消费主力。
良顺藤编的六成销量都是靠电商。“非遗产品要想传承下去,必须得有市场,有人愿意买单,激励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因此销售渠道非常重要。”陈良顺说,良顺藤编线上市场离不开他的儿子陈凌凯。
1995年出生的陈凌凯总能第一时间掌握市场的最新动态,2014年农村电商刚有苗头,洋县有个人专门做电商,名叫“黑米妈妈”,为此,陈凌凯趁大一暑假去请教学习。2015年,陈凌凯决定用最简单的方式,拉QQ群,试着宣传推销藤编产品。
前期的经历都是积攒经验,2016年2月,陈凌凯正式开通淘宝店铺,但是开始大半个月,基本无人问津,直到有天晚上,有个陕西客户咨询想要两把藤椅。“那会儿舍友都已经关灯睡觉了,忽然手机有提醒,我马上下床打开电脑,聊了一会,对方就下单了700多块钱。”陈凌凯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很激动。
现在陈凌凯的电商团队有20个人,基本都是“90后”,店铺有15家,2022年线上销售额达到3200万元。
“电商本身也在发展,思路要打开,我们团队一直追求创新,努力做好直播带货。”陈凌凯说,他最好的一场直播销量达到15万元,有两三千人同时在线。
陈凌凯专门和村里的退伍军人李汉强一起开沉浸式直播,李汉强手上一直在做藤编,展示手艺,让消费者感受纯手工魅力。2022年,“王的手创”非遗直播团队专门来到南郑,和陈凌凯合作直播,一天的销量达到30多万元。
“非遗的发展面临着两大挑战,一是人才的年轻化,二是运作的商业化。而非遗通过电商走进千家万户,直接拉近了产品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拓展了新的商业可能性,带来了更大的经济价值提升空间,也就进一步激发了非遗传承的积极性。”黄官镇党委书记常勇说。
非遗“动”起来:就近务工、庭院经济
当彭兴仁拿着身份证去工地上找活的时候,他才真正意识到自己老了,工地明确规定男性不得超过60岁。
“我现在身体硬朗着,挣不到钱可咋办?”家里还有90多岁的老父亲和大伯要赡养,彭兴仁一时之间没了方向,好在他还有藤编的手艺,年轻的时候养活了一大家,现在应该也行。
“走,回村做藤编!”
彭兴仁回家后,重新拾起年轻时的手艺,拿起白藤一拉三扯两缠一绕,藤条在手指间跳跃着,不一会一条椅子腿就做好了。
做藤编的原材料就近去鑫豪藤编厂领取,在家做好了,徐厚民会派车来拉走,一个藤椅按90元结算,这样的藤椅彭兴仁和他家里的老人一个月可以编上20多个。
“水井村有333户,90%的村民都会做,藤编这种简单不费力而且时间灵活的工作,可以让老人和妇女参与进来,挣点零花钱,现在村里人只要有闲散时间的都在做,村上的两个厂子直接收购。”水井村村支书徐厚民说。
近年来,南郑区大力发展藤编、棕编、扇编、竹编、草编“五大”传统特色手工技艺。除了水井村,还有隔壁青龙村、两河镇,剩余劳动力都在家做起编织品。
炎热的夏天,在山里采上两匹棕叶,经过蒸煮、晾晒后,只见黄桂丽坐在小板凳上,光脚固定住米白色棕叶,“起头、搭筋条”,手上不停来回穿插,40分钟后一把扇子就完成了。
黄桂丽和丈夫在家一起编织扇子,两个人一天能编30个左右,等空闲了拉到良顺藤编厂,陈良顺按九元一个收购,夫妻俩一个月能赚上五六千。
收购回来的扇子,汤秀梅就开始分拣,然后用缝纫机锁边,她以前在毛绒玩具厂干过,2021年来到陈良顺厂里,像扇子这种小物件,一个仅仅需要20秒。
“扇子便宜,需求量大,除了个人订单,还有企业的伴手礼,像小红书、国窖等大客户经常合作,都是几万件的大单子,有时候产量都跟不上。”陈良顺说。
两河镇有五个村520余人参与,年产棕扇40余万把,产值达到400万元左右。
庭院经济使得农户实现灵活就业、居家就业,很好的平衡了农户的工作和家庭情况,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这几年,消费者对非遗很有信心,以藤编为主的庭院经济使得农村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参与进来,实现增收的同时,汉中藤编这门技艺也传承下来。”南郑区乡村振兴局局长孙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