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既有认识论又有方法论,既有宏观层面的整体指导又有具体层面的实践路径,充分体现了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鲜明特征。
体用的来由与内涵
“体”与“用”是中国哲学特有的一对范畴,也是最能体现中华民族思想智慧的重要概念。关于这一概念,西方哲学谈的是本体与现象,印度佛教谈的是法性与法相,中国哲学讲的则是体与用。
体用观念或思想出现很早,孕育于先秦典籍中。《周易·系辞》讲“神无方而易无体”;《道德经》讲“弱者道之用”;《论语》讲“礼之本”“礼之用”;《荀子·富国》讲“万物同宇而异体,无宜而有用为人,数也”。但是直到魏晋时期,“体”“用”才成为一对重要的哲学范畴,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阐释,对以后的中国哲学、中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到了宋元明清时期,体用已然成为不同流派哲学家、思想家普遍使用的范畴,宋明理学更是把体用的哲学探讨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层林尽染的北京八达岭长城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文化的巨大冲击,中国思想界关于本末、体用、道器等方面的争论日趋热烈,在体用方面形成了不同的理论主张。总之,体用是中国哲学的一对范畴,有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涵义。总体而言,有三个层面的内涵。
第一,“体”指实体、主体、形体等,“用”指作用、功能、属性等。“体”一般指有形质的、可感知的具体事物,是独立存在的对象,“用”就是该事物的实际作用、功用。朱熹讲,“如这身是体,目视、耳听、手足运动处,便是用。如这手是体,指之运动提掇处便是用。”
第二,“体”指本质、本原等,“用”指现象、表象等。这里的“体”不再指某一个具体的有形的物质实体,而是指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是最高本体或本原。这里的“用”则是指本体所派生出来的宇宙万物、外在现象。程颐在《易传序》提出,“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体用一源,显微无间。”至微的“理”就是“体”,是最高精神本体。至著的“象”则是体所派生出来的事物现象。
第三,“体”指根本原则、内在目的等,“用”指具体方法、外在手段等。张之洞在《劝学篇·会通》提出,“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的观点,表达的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中学为体,就是以“孔门之学”为根本,西学为用,就是学习西方坚船利炮等技术,为我所用。
“明体达用”的演变发展
“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是对体用关系的一种主张。“体用贯通”是现代以来才有的一种表达,而“明体达用”的说法源远流长。两者表达的实质内涵是一样的。
学术界一般认为,北宋思想家胡瑗最早运用“明体达用”,但他本人并未有此提法,而是后人对其思想特别是教育思想的概括总结,即以圣贤之道教书育人,用于治国安邦之实践。
以“明体达用”概括胡瑗思想,始见于元代张光祖《言行龟鉴》,“教学者必以明体达用为本。”实际上,“明体达用”不仅体现了胡瑗思想的特质,而且也体现了宋明理学甚至整个中国哲学的思想特点。正如钱穆认为,“汉学派的精神在‘通经致用’,宋学派的精神在‘明体达用’。”
“明体达用”就其精神实质,反映的是体用的一致性、统一性、贯通性,类似的说法还有“体用一源”“体用一贯”“体用不二”“体用相即”等。
我们既要明确中国哲学关于体用范畴的多重涵义,也要把握其在演变发展过程中引申、拓展的内涵,更要立足于具体语境理解其所具有的特定内涵。
在西安市新城区“遇见城墙·非遗韵”非遗集市上,观众欣赏秦腔表演 新华社/供图
这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指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从这段重要论述来看,“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是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品格的概括。
为什么说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鲜明品格?因为这一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既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又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概括起来,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思想理论层面的认识论,也有实践操作层面的方法论;既有宏观层面的规律性认识,也有具体层面的实践路径。
“体用贯通”的内在特征
习近平文化思想实现了“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深化了“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这便是“明体”。这里的“体”就是关于文化、文明以及文化建设的本质根据、根本原则等内容。比如,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把握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即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再比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他还强调,“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是什么?核心一点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发生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又比如,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了文化建设的基本遵循原则——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文化自信强调立足于文化主体性、原创性,不断增强文化发展的内驱动力,在构建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思想文化进程中,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开放包容强调着眼于文化开放性、吸纳性,不断提升对外学习吸纳能力,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吸收有益成果,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守正创新强调文化连续性、创新性,在继承与发展辩证统一的思想文化进程中,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出文化工作布局上的战略部署,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这便是“达用”。这里的“用”就是关于新时代文化建设、文化工作的实践路径、方式方法等。“达用”也揭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所具有的“作用”“功能”“属性”等特点,即这一思想“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从实践操作层面来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完成好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伟大文化使命,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七个方面战略路径: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这“七个着力”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经世致用的特点。
习近平文化思想实现了“体”与“用”、理论与实践、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辩证统一,这便是“体用贯通”。“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不仅指习近平文化思想既包括了“体”的内容,又包括了“用”的内容,而且还指两者之间相互贯通的内在关系。王阳明说,“即体而言用在体,即用而言体在用,是谓体用一源。”这里所说的即体即用的观点,表达的就是体与用的统一、体用贯通的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独具的创新性和突破性的文化理论观点,与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实践举措,不是割裂的、外在的关系,而是相互贯通的、内在的关系。“体”(文化理论观点)决定了“用”(文化建设的实践举措),“用”体现了“体”。比如,“第二个结合”的理论观点必然决定了“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而后者也集中体现和反映了“第二个结合”的思想真谛。再比如,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这一认识论必然决定了方法论——“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而方法论也蕴含着这一认识论。还比如,习近平文化思想揭示了文明交流互鉴规律,其在实践上的要求就是“着力加强国际传播的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而这一要求所蕴含或体现的正是文明交流互鉴的规律。总之,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彰显了由体以达用、由用以明体的鲜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