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陕西 / 正刊 / 2023年 / 第22期 / 正文

壮大产业,不能“捡到篮子都是菜”

——关于壮大县域产业的讨论
来源:当代陕西 发布时间:2023-12-13 16:04 作者:本刊记者 李彬

主持人

李   彬   当代陕西杂志社记者

嘉 宾

林   梅   蓝田县委书记

徐   毅   蓝田县人民政府县长

贺新锋   蓝田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

韩   健   蓝田县文化和旅游体育局局长

李   玮   蓝田县九间房镇党委书记

侯长娇   蓝田县电子商务发展服务中心主任


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蓝田并不是“天赋异禀”的选手,却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

2021年蓝田地方财政增速排名西安市第一;2022年蓝田县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排名全市第二。同时,蓝田全域旅游经验受到国务院表彰,并在全国推广,还入选首批陕西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截至今年10月底,蓝田县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39.13亿元,同比增长15.8%,居全省第二。蓝田能有这样的经济数据,绝非偶然。

瞄准一个“城墙口”冲锋

林梅:发展县域经济,名次不是最终目的,重点在以目标定位为牵引,全面激发县域经济的发展活力、提升县域经济的发展能级。这就要立足自身实际谋划发展,而不是盲目求快、失了方寸。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赋予西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资源要素配置职能,为蓝田融入主城区,依托大西安人口、资本、科技等集聚要素,服务关中平原城市群,打开了新窗口、提供了新平台。

蓝田厨师学校的老师给学生传授面塑制作技巧 周明明/摄

依托西安国家中心城市的潜在优势,逐步实现蓝田与西安之间的交通互联互通,教育卫生资源共建共享,积极承接西安的产业转移和辐射带动,主动依托西安、快步融入西安,积极服务西安,大力发展配角经济和互补经济,加速产业升级。我们定了一个能够得着,但也不轻易能完成的目标,就是创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县、全省改革创新示范县、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县。

徐毅:发展县域经济,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发展特色产业是做实做强县域经济的一大实招。县域经济的本质是特色经济,县域竞争力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经济特色化的程度和水平。

培育壮大产业,不能追求“大而全”,更不能“捡到篮子都是菜”,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围绕全省产业体系,找准主攻方向和细分领域,瞄准一个“城墙口”冲锋,在建链、延链、补链、强链中精耕细作,为县域经济装上一两台强劲的发动机。抓住优势特色农业,坚持全产业链发展,统筹谋篇布局,找准发展定位,县域经济发展目标清晰可循。

贺新锋:蓝田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围绕有美景可赏、有文化可享、有美食可尝、有产业可富、有乡愁可忆的“五有”展开,还要兼顾发展质量好、生态环境好、治理效能好、城乡面貌好、文明风尚好、百姓生活好的“六好”。我们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主动承接凸显大都市特色农产品生产聚集区、消费趋向性工业聚集区、都市慢生活休闲度假首选区和大秦岭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功能,带动产业升级,实现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势能、动能”双向拉满

李玮:最初打造荞麦岭,是为了发展荞麦产业,我们九间房镇政府在峪口村尝试种植了近200亩荞麦,没想到,荞麦花盛开之时,吸引了大量西安及周边游客前来打卡。在示范引领下,发展荞麦产业得到了村民的积极响应,2023年上半年,通过荒坡治理、低产田改造、土地流转等方式,种植面积增加至1001亩。我们也没有想到会“一不小心种出一个景区”,形成了独有生态韵味的大地景观。荞麦花海以极具冲击力的视觉大片颠覆了蓝田以往给人的低调印象,让更多的人重新审视、认识这座悄悄发力的小城。

游客在白鹿原影视城内观看表演

林梅:随着赏花文旅不断升温,想要留住游客,靠的不仅是城市的好山好水好风景,更需要的是烟火气、人情味。蓝田如何乘势整合资源,从空间、时间、形式等维度拓展“花的颜值”,用多样化的活动和产品将“季节性经济”变成“全年候经济”,用蓝田独有的美食、美景和热情从“引来人”到“留住客”,实现“赏花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将是一篇常论常新的大文章。

韩健:在农文旅融合这个赛道,我们前有“标兵”,就有了清晰明确的目标,有了切实可行的路径。后有“追兵”,就有了不敢懈怠的紧迫,有了不断创新的动力。

过去,蓝田旅游景点较为分散,“星星多月亮少”,没有一个作为主体吸引物的景区,把旅游作为突破方向和最佳路径,免除门票,发展全域旅游,就是以全域风貌为最大特色,吸引游人前来,带动整体旅游的发展,实现生态保护与加快发展的良性互动。

贺新锋:花无“百日红”,好花如何常开?要从赏花赛场上弯道超车、破题而出,就要乘势而上,不断激发内生动力。以花为媒、以节引流圈粉,让荞麦花海为文旅“带货”、为城市“代言”。人气带来客流,客流留住消费。有观赏、有体验、有消费,从而吸引人留住人,在不断提升乡村生活品质的同时拉动经济增长。

正是由于在全面拓展“农文旅+”上下功夫,持续完善吃、住、行、游、娱、购等配套服务,蓝田的县城与乡镇逐渐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旅联动发展大格局,实现了城乡协同发展和农文旅深度融合的双赢。

徐毅:“憩在蓝田”,有乡愁可忆。依托峪口村、桐花沟村、青坪村等乡村旅游示范村,开发利用和“留住乡愁”并重,“建新村”和“改旧村”并行,加强传统村落、民居、戏楼等遗存保护,留住乡村文化和历史记忆,推动乡村旅游品牌化、标准化,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个性突出、覆盖不同年龄段游客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依托山水生态、农耕文化、特色种植等旅游资源,大力开发田园观光、果蔬采摘、民俗体验等乡村旅游产品,加快建设山水田园综合体,推动村镇变景区、农舍变旅馆、农民变导游。依托汤峪旅游度假区等,开发温泉养生、观光、采摘等休闲旅游。整合蓝田文化资源,鼓励发展“旅游+文化+演艺秀”的模式,推广“景区+娱乐”“景区+剧场”“景区+演艺”等景区休闲模式。围绕县域“天蓝、山青、水净、坡绿”的生态优势,打造“春季踏青赏花,夏季纳凉避暑,秋季登山探幽,冬季滑雪泡汤”四季旅游品牌。

在“未来产业”上抢占风口

林梅:县域经济,往往积累了深厚的历史人文渊源,在数字经济发展浪潮中,更需坚持守正创新,绝不能抱残守缺、靠天吃饭。个性化需求的快速增长,推动着行业创新。蓝田玉、荞麦饸饹等传统产业,坚持市场导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数字经济与产业深度融合,既赢得了口碑,也叫响了品牌。

侯长娇:不是无路可走才走电商,而是所有东西都应该用互联网思维去做,只要一有事务就要用到互联网思维这种手段,它是促进县域经济良性循环的灵魂。

从生产供需链条的把握,对接当代消费需求,延伸到销售链。电商现在已经是蓝田延链补链的活力源和动力源。最为直观的就是蓝田县大川精密模具制造厂在疫情期间还能逆风而上,就是因为我们电子商务发展服务中心及时捕捉到了分餐制的风口,建议他们创新生产线,看起来好看、用起来方便的五彩合金筷,然后让我们所有蓝田主播全员带货,这个看似平平无奇的小产品,迅速成为爆款,不断有厂商主动来谈,现在这个单品抖音供应链的百分之六十都来自蓝田。

徐毅:做强主导产业、发展衍生产业,他们之间的良性互动可以推动县域经济突围。就像蓝田的电商和民宿产业能成为后起之秀,跟它们与荞麦产业的联动也不无关系,推动蓝田独特的资源禀赋转化为富民兴业的现实优势。

纵观全国,民宿从1.0的农家乐时代,2.0时期的网上定购的青年旅馆、客栈,3.0休闲旅游的精品民宿网红地,再到4.0时期提供定制产品和高端体验,十多年来不仅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在跳跃式发展。

韩健:近郊游和更宽松的扶持政策都有利于乡村民宿的发展。民宿是一个前景非常好的赛道:横向看,中国民宿在住宿业市场里的份额,远比欧美国家少,成长空间比酒店大;纵向看,国内消费者对这种个性化、定制化的旅游出行方式越来越偏好。

从目前来看,乡村民宿已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网红”乡村民宿体验已然成为城市居民新的生活方式之一。乡村民宿在数量增长的同时,必须要坚持高质量发展,关键是民宿团队要增强运营管理、创意创新的实力。

贺新锋:“蓝田民宿”是蓝田县区域公共品牌“美域蓝田”的民宿产业子品牌,引导全县乡村民宿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在注重休闲体验的旅游消费观念下,民宿已成为乡村旅游经济的新增长点。

目前,蓝田民宿的发展方兴未艾,很有发展前景。但民宿的特色化、地域性的特点还不够鲜明,在精细化管理和服务设施方面还存在不足,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的问题也亟须改变。

韩健:民宿要特色化,要有地域风。民宿经营者要在民宿建设中充分植入当地文化元素,让游客感受到乡情、体验到乡愁。民宿还应增添一些如体验乡村生活、体验农事农耕的活动,让游客的短期假日丰富多彩。

民宿早已经不是只提供床位的空间,而是可以“+”很多文化体验内容,如民宿+露营、民宿+研学、民宿+网红拍摄打卡、民宿+音乐会、民宿+产业等。随着各地民宿数量的增加,民宿的营销推广更加重要,可以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去体验美丽的乡村,在乡村体验吃住行游购娱的一站式服务。

责任编辑:刘洁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