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比如,天下为公、讲信修睦的社会追求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相通,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与人民至上的政治观念相融,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的担当与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相合。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把握人的本质,中华文化也把人安放在家国天下之中,都反对把人看作孤立的个体。这些契合性正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基础和前提。
“孔子故里”——山东省曲阜市尼山圣境 新华社/供图
天下为公、讲信修睦的社会追求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相通
中国传统文化对理想社会的描述集中体现在《礼记•礼运》篇中,指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谓大同。”北宋大儒张载提出:“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茕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这是继《礼运》后又一次对传统社会理想的集中阐释。
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的论述与中国传统文化对理想社会的描述高度契合。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正式提出并详细论述了废除私有制消灭阶级和压迫、改变资产阶级的分配制度废除雇佣劳动、实行计划生产、实现公有制和按需分配的社会理想。可以说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奋斗,既是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伟大实践,也是对中国传统社会理想的孜孜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
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与人民至上的政治观念相融
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鲜明的德政思想和民本精神,早在三千年前殷周之际,周人适应克殷代商大变革的需要,在继承夏商两代“天命”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天本无亲,唯德是辅”“以德配天”“敬天保民”等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礼失求诸野”,百家争鸣,各家各派都体现了深厚的德政、民本思想,特别是孔子、孟子对此有深刻的论述。《尚书》提出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思想,《论语》记载了孔子“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节用而爱人”的思想,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一直居于中国传统治理思想的核心地位。
马克思主义一开始产生就具有鲜明的人民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的担当与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相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明,始终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不断创造自己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中华文化一开始就具有革故鼎新的鲜明特点,最早在《周易》中就明确指出:“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顺天应人、革故鼎新的使命意识又催生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担当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思想资源。
正如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所指出的一样,“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马克思毕生追求的就是消灭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资本主义社会,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相比较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马克思更为关注的“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把人安放在家国天下之中与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把握人的本质相契合
中华文化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家国同构,早至殷商时代就已经把人安放在家国天下之中,形成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大架构。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是一个极富于层次的理论框架,也是一个有机统一的实践范式。既着眼家国天下的形而上的终极关照,又立足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之交等形而下的人伦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从未把人看作孤立的个体。
正如毛泽东在《实践论》开篇所言:“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强调人的社会性,正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西方哲学,而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的重要论断。与中国传统文化反对把人看作孤立的个体一样,马克思也主张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把握人的本质,他强调“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明确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彼此契合、互相成就。推进两者结合,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又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两者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打开了创新空间、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必将引领全国人民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行。
(作者单位:陕西省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