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深刻阐释了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科学回答了一系列新时代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给人以方向的指引、奋进的力量、必胜的信心。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陕西考察,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令人倍感振奋、备受鼓舞。汉中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结合起来,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在感悟伟大变革中筑牢忠诚,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最根本的是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将“两个确立”的政治成果转化为“两个维护”的实际效果。我们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把“两个确立”“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坚持“第一议题”学习制度,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若干规定》,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全力打造以感恩奋进体现区、“两山”理念实践区、乡村振兴示范区为主要内涵的乡村振兴楷模,用实干诠释忠诚、以实绩报答关怀。
在学习贯彻新思想中凝神聚魂,坚定理想信念、把准前进方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贯穿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灵魂。这一伟大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典范,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必须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牢牢把握“两个结合”“六个坚持”的核心要义,深入领会蕴含其中的道理学理哲理,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坚持学用贯通、知行合一,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汉中实践,从科学理论中找思路、找办法、找答案,真正把学习成效体现到推进工作的方法上、干好工作的效果上。
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勇担使命,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战略安排和重大原则进行了系统阐述,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优势、实践指引,标志着我们党对现代化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对汉中来讲,我们要对标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自觉把汉中的现代化建设放在全国大局中审视和谋划,扛牢国家和省上赋予汉中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使命,锚定绿色循环汉风古韵战略定位,坚定“高科技、大生态、厚文化、国际范、共富裕”总方向,从经济发展现代化、城市能级现代化、社会文明现代化、基础设施现代化、生活水平现代化、市域治理现代化等方面再深化、再完善、再提升,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打造区域生态经济中心、教育科创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人文交流高地、内外开放高地、综合交通枢纽“三中心两高地一枢纽”,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让中国式现代化在天汉大地展现美好的现实图景。
在“两步走”战略部署中对标落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战略进行宏观展望,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我们将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坚持生态立市、实体经济兴市、绿色制造业强市,壮大装备制造、现代材料、绿色食药等17条重点产业链,加快构建“3552”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认真落实建设教育强市打造“学研在汉中”三年行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度对接秦创原总窗口,加快推进沿西成高铁科创大走廊、西汉蓉航空产业带和环陕理工创新创业园、中央创新区、学研小镇建设,打造更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大力实施“天汉英才”计划,加快人才强市建设,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持续打好“四大保卫战”,当好秦巴生态卫士,用好“两山资源公司”,争创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
在保障改善民生中践行宗旨,促进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我们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深化城市更新行动和“四改一拆一通一落地”三年行动计划,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县域商贸体系,构建以县城为龙头、中心镇为节点、农村为腹地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坚持“一县一策、一县一特”,加快推进“两区一平台”建设,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力争更多县区争先进位、跻身全省“十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大重点帮扶县村支持力度,大力发展“3+4+N”特色产业,持续在有种有养有加工、产品商品工艺品“三有三品”上下功夫,推进“十镇创优、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让农村更富裕、乡村更美丽。常态化开展“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活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办好民生实事,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安全稳定,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牢记“三个务必”中深化自我革命,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七十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在“窑洞对”中给出了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一个答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打出一套全面从严治党的“组合拳”,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个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党的二十大报告警醒全党“两个长期存在”“两个永远在路上”, 牢记“三个务必”,提出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我们要时刻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坚持不懈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坚持靠作风吃饭、凭实绩说话,推行“三到三看三破”干部选用方式,用好县区委书记座谈会、镇街书记工作交流会机制,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树牢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深化“五星创建、双强争优”活动,建强农村五级、社区七级组织体系,实现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党建强、全面过硬发展强。扎实推进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完善权力监督制约和纠治“四风”长效机制,运用“全周期管理”方式一体推进“三不腐”,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推动清廉汉中建设取得更大成效,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提供坚强政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