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陕西 / 正刊 / 2023年 / 第1期 / 正文

聚力建设幸福安康

安康市委书记 武文罡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3-01-17 16:22

QQ截图20230117161821.png

党的二十大报告举旗定向、继往开来、思想深邃、气壮山河,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深厚基础、总体任务,释放出逐步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的明确信号,为安康这样生态资源富集的欠发达地区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我们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安康考察时作出的“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乐业才能安居”重要指示,寄予安康人民的“平安顺利、幸福安康”美好祝愿,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锚定高质量发展“五个坚持”思路目标,坚持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以新型城镇化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乡村振兴助力高质量发展,以守住底线保障高质量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聚力建设幸福安康。

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的幸福安康。恪守发展第一要务,紧扣省委赋予的“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发展定位,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聚力建设幸福安康奠定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让全市人民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不掉队、赶上来。一要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步伐,构建富硒产品、生态旅游、新型材料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引领的生态产业体系,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持续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让城乡因环境而美、让群众因生态而富。二要全力做实巩固衔接工作。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预警和帮扶机制,及时消除因疫因灾因病等致贫风险。统筹落实“五个振兴”任务,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全面提升“支部联建、产业联盟、资源联享”工作机制精准度、实效性,千方百计让乡村产业强起来、农民腰包鼓起来、群众生活好起来。三要努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动城乡公共资源一体化建设,全面推进紧密型城乡教育共同体、县域医联共同体、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建设,切切实实提升乡村生活质量。四要着力扶助困难群体。开展高质量就业提升行动,做优“安康养老护理”“紫阳修脚”“旬阳建工”等技能品牌,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稳就业,开发更多公益性岗位促就业。探索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有效途径,持续增加群众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完善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政策体系。织密社会保障网络,努力实现应保尽保和法定人群全覆盖,关心关爱特殊困难群体,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

始终坚持民生为本,建设生态宜居的幸福安康。建设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让“秦巴明珠”更加璀璨夺目。一要提升生态环境质量。胸怀“国之大者”,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常态化开展秦岭“五乱”问题专项治理;认真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全面推进矿山治理和生态修复,持续加强土壤污染源头管控和大气污染防治,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生态文明建设各项评价指标达到全省一流。二要提升城市生活品质。立足“湖城一体、疏解老城、重心北移、有序东扩”城市发展战略,突出中心城市龙头地位,强化月河川道城镇带、汉江生态城镇带和副中心城市联动发展,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着力构建“一核两心两带多板块”的新型城镇化格局。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健全市政管网、防洪排涝和街区公园、农贸市场等设施,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有效解决出行难、停车难等问题,加强城市风貌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塑造“近悦远来”品质之城。三要提升乡村生活环境。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路电水讯网等投入,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化“扫干净、摆整齐、改旱厕、清污淤”专项行动,增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让农村留得住人、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QQ截图20230117161807.png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崇德向上的幸福安康。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安康落实落小落细,让人民群众享有更丰富的精神生活。一要始终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弘扬以孝义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伟大建党精神、延安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红色革命文化,以改革创新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巩固提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不断增强安康文化软实力和城市影响力。二要持续推动新民风建设。把诚信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促进新民风建设在农村拓展提升、向城市延伸覆盖,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广泛开展“道德楷模”“安康好人”等典型选树宣传,努力打造陕南首善之地、全省新民风高地。三要加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深入实施“八大环境建设提升行动”,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阵地,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强力纠治不文明的陈规陋习,让“文明城市大家建、文明生活大家享”成为共识,让社会文明蔚然成风。

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建设平安祥和的幸福安康。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一要认真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压实属地、行业、单位、个人“四方”责任,扩容医疗救治资源,推进分级分类诊疗,加强重点人群保护,做好健康管理和跟踪服务,坚决守护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二要不遗余力抓安全。树牢“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推动公共安全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全面推进企业主体责任具体化、日常监管检查标准化、现场救援科学化“三化”建设,持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坚决维护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不遗余力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扎实做好防大汛救大灾各项准备,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要持之以恒保稳定。深化“321”基层治理,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依法严惩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严厉打击黄赌毒、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坚持预防走在排查前、排查走在调解前、调解走在激化前,压实市级领导包抓化解信访积案、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包案责任,集中力量化解、疏导、稳控非法集资、房地产、劳动保障等领域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区和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努力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于萌芽。四要织密食品安全网。压紧压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和企业主体“两个责任”,紧盯校园食品、农村食品、网络食品等重点领域,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认真落实自我革命要求,建设风清气正的幸福安康。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检视自身、直面矛盾问题,以高质量党建保障幸福安康建设。一要持续净化政治生态。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严格执行党的自我革命各项制度,大力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不断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树好用人导向,重实干、重基层、重担当、重公论,让更多想干事、善做事、能成事的优秀党员干部脱颖而出,营造心齐气顺劲足的干事创业氛围。二要加大清廉安康建设力度。一体推进“三不腐”,深化整治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腐败,重拳狠治群众身边的“蝇贪”,广泛吸纳市场主体参与营商环境效能评价,全面加强对“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让清风正气充盈安康大地。三要弘扬“勤快严实精细廉”作风。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坚决遏制文山会海反弹,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形成“夯实责任、转变作风、狠抓落实”联动机制,以高标准作风建设推进高质量发展,以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