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书记:“为乡村寻找艺术之外更大价值的乡村运营官,和乡村一起成长。”
村民:“自从做了咖啡师,我感觉自己也年轻了!”
伴随地区、城乡间交通距离、文化差异等缩小,原先多样化的乡村变得单调、同质,有了“千村一面”的趋势。甚至一些率先整治环境、发展产业的明星村,也因为特色不够鲜明而逐渐失去吸引力、丧失竞争优势。
选择以“艺术”之名破题新时代的乡村建设,是鄠邑区与西安美术学院的双向奔赴。“艺术乡建”,为乡村发展带来全新可能,也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独特发力点。放眼全国,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案例有许多,但鄠邑,想站在不一样的起跑线上。
艺术赋能下的蔡家坡村,让鄠邑区看到了机遇。为了发挥艺术乡建的规模效应,鄠邑区为蔡家坡村、栗元坡村、栗峪口村等五个村子,在全国挑选了五名“艺术村长”。他们分别来自中央美院、清华美院等艺术院校。
城市让乡村更美好,乡村让城市更向往。“艺术乡建”,使村民获得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获得感、幸福感。
既要塑形,也要铸魂
驾车沿着107省道进秦岭找周末游落脚点,路过蔡家坡村时很难不被吸引得不自觉脚松油门。用红砖块垒出大大的“关中忙罢艺术节”,以恰好的角度立在村口,一条不算太宽、却装点的格外有文艺感的村道就在旁边,仿佛在对每个路过的人施展魅力。
鄠邑区蔡家坡村终南艺术剧场关中忙罢艺术节“集在麦田”音乐演出现场 新华社/供图
顺着蔡家坡不算太宽敞的进村路走,几步便能望见巨幅墙绘:一名老农手里提着一串葡萄,咧着嘴笑,这是以村里老支书王岩的故事创作的。多年前,他带着村民种葡萄,现在葡萄产业已经成了蔡家坡村主要致富产业。不只是他,许多对村里有贡献的人都被画在了墙上。
村居的墙壁就是画纸,秦岭的青山绿水、关中民俗风貌、当地历史文化等都是墙绘创作的灵感源泉。“创作前,我们都会跟村民充分沟通,我们的创作主题也越来越宽。”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武小川说,2022年,中央美院和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合作,将月壤样本的矿物分布图也画成了墙绘,对村民进行科普。
当这些巨型壁画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打卡地后,村里的基础设施和环境保障明显相对滞后。2021年,时任鄠邑区区长的李化带着团队专程找到武小川,商讨着进一步扩大“艺术乡建”的实践半径、提升乡村的艺术能量。鄠邑区委区政府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开始,深度参与这场艺术乡建。
随着众多调研、实践的不断深入,鄠邑的“艺术乡建”工作,正朝着更具针对性、有效性和前瞻性的方向发展。鄠邑区委书记李化说,“我们期待,通过艺术让村民生活更幸福这一美好愿望,能在越来越多的乡村可感可见。”
现在,蔡家坡村还建起了村史馆、美术馆,包括蔡家坡村在内的邻近四个村子有了90多幅精美的墙绘。每逢周末、节假日,蔡家坡的村道几乎都跟城里核心地段一样拥堵。游客来了不仅能感受艺术之美,还能欣赏秦岭的自然风光。蔡家坡的艺术氛围,就从这一幅幅巨型壁画开始,老支书王岩说:“村子越来越漂亮,村民的精神气都不一样了。”
在辖区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后,石井街道办主任李航军想到的却是,当前乡村资源分布不均,空心化现象仍较严重。“要重新焕发乡村活力,就要实现从‘建设乡村’到‘运营乡村’的思维转变,只有优化凸显乡村特色,坚持以品牌化思维整体谋划乡村发展,才能真正激活乡村,实现乡村可持续化发展。”
“艺术乡建”中,乡村运营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李化说:“单纯的艺术改造乡村,在后期容易出现动能不足的问题。而‘艺术乡建’的内涵涉及乡村文化、产业、环境、乡风、社会治理、生活幸福度等多维度,乡村运营者既要懂得艺术产业发展规律,又要能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并能在项目设计之初,就有‘整村IP化’打造的思路。”
不是“送艺术”,而是“种艺术”
武小川带领的美院团队,最早来到蔡家坡,只因被秦岭山脚下连片的麦田所吸引。但他们清楚地知道,当前,乡村并不缺匆匆而来、又匆匆离去的艺术家,缺的是能长期扎根、并带动村民参与艺术创作、助力乡村良性发展与治理的文艺人才。
“乡村需要的,不仅是艺术家,更是对乡村有感情,能挖掘本土文化特色的运营官。这并不是一时的下乡‘送艺术’,而是要长期‘种艺术’。”武小川说。
游人在西安蔡家坡艺术村长之家休息 新华社/供图
鄠邑区以“万千行动”为契机,为下派干部人才创设“三长三员”岗位,从文化方面专家人才选聘“文艺村长”。他们承担着参谋员、组织员、辅导员和宣传员的角色,不仅要协助所驻村挖掘、展示、弘扬乡村文艺文化资源,帮助培育组建特色文艺团队、培养文艺骨干,还要用文艺的形式,帮助所驻村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农产品等宣传,助力乡村振兴。
“以前,我们主要为村民送欢乐,是乡村振兴的歌唱者、鼓掌者、旁观者。而今天,我们沉下来了,成为乡村建设的规划者、指导者、直接参与者,将优秀历史文化解码落地,这就是‘艺术乡建’的主动作为。”西安美术学院青年教师崔凯敏说。
摸索五年后,推动“艺术乡建”的解题路径比以往清晰了,一个以文化艺术联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蓝图,正逐渐铺展。搭建一批“艺术乡建”交流展示平台,形成一批特色凸显的“艺术乡建”品牌成果。
资深策展人宋群便是蔡家坡村的“艺术村长”。村民自己办民宿,品质达不到要求,怎么进一步把外来游客留住,是蔡家坡文旅发展中的一个迫切问题。
2022年3月,宋群有了打造“艺术村长之家”的计划:将民房旧居进行微改造,既能做公共活动空间,还能做民宿。
最合适的是村民方彩霞的家,五间房、两层楼,还带个小院子,没想到团队一上门却被泼了冷水。“我这房刚刚装修好,就叫我搬?”村民王百利也反对,“你就算把村里的房子修出来个花又能咋?”
宋群及团队成员一遍遍上门做工作,不仅答应给房子做装修,还连续租十年,一年租金有数万元。最后在外工作的儿子说服了母亲:“咱村要发展,就得信任人家。”方彩霞终于同意了。
“艺术村长之家”建成后,一楼有书吧、咖啡台,村民的手工制品也可以摆来卖,二楼是几间精致的民宿。看着自家的房子焕然一新,方彩霞打心里高兴。不少村民也主动找到村委会,也想把自己的房子租出去。“我们发掘乡村的日常美学,将这些元素融入设计中。它可以作为蔡家坡的对外窗口,更是乡村振兴参与者的驻村工作场所。”宋群说。
在外打工的人也陆续回了村。在外打拼了十几年的村民王涛在家里开起了农家乐,“旅游旺季一个月纯收入有两万多元,老人孩子也能顾得上,这日子多美。”目前,蔡家坡村旅游从业人员达到200余人,年旅游综合收入1400余万元,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1.8万元。
从“美丽示范”到“美丽效应”
惬意的午后,走进一家咖啡馆,氛围感十足的绿植、文艺摆件装点着小院各个角落,屋内飘出阵阵咖啡香,屋外的虫鸣与麦田、山景做伴。三三两两的年轻人一边喝着咖啡一边闲聊,一旁的小狗酣睡着露出了肚皮……当打着新潮标签的咖啡,与带着“泥土气”的乡村相遇,就产生了上面所说的场景。
土锤咖啡馆
从美丽乡村到艺术村落,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鄠邑区政府制定了《文化艺术村建设实施方案》,投资2.5亿元,对8号公路片区11个村落及周边区域进行统一规划和综合改造提升。聚焦环山路及沿线人居环境治理、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导入等重点领域,不断提升公共服务空间,增强乡村承载力。
栗峪口村全村人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就这样应运而生,负责人王羽曾在清华经管学院任教,人到中年后,更想到乡村寻找内心的平静,他也很快找到了一群跟他志趣相投的朋友,一起打造出了一个乡村会客厅,作为乡村整体运营商,专业从事文旅策划、乡村产业振兴、规划、建设、运营的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运营商,负责为乡村策划、规划、招商落地各类项目。
于是广州美院的阿喵把工作室搬到了栗峪口村,不光在村子里搞起了艺术,还在一年后决定嫁给村里的阿豪。她的画笔不再局限于图纸,村里的白墙成了她的画框,她无拘无束的创作,不再遵守命题,而是忠于自己的内心,用艺术装点村庄。广州来的她还带来了家乡的味道:叉烧、虾饺、蛋挞、烧卖……在艺术村长之家开起了“阿喵茶餐厅”,彻底在村里安了自己的家。
驰骋南北,穿越秦岭的冰哥也在村里找到了内心的归属,机车改装圈的大咖在骑行的路上,遇见了喧嚣过后的平静生活。他把机车搬进村里,建造了一座“机车展览馆”,在逍遥茶机车主题茶饮馆里不仅可以欣赏酷炫的机车,还可以在钟南山下品一口浓香的茶饮。
学习动物医学的阿哲把关注点从宠物健康上升到宠物心理。他发现城市狭窄的环境让宠物的心理产生了压抑,主人繁忙的工作也让狗狗缺失了陪伴,他决心改变现状并帮助更多的宠物,所以他来到乡村,在这里建造一座大大的宠物乐园,他要让猫猫狗狗们也有幼儿园可以上,在更宽阔的地方自由奔跑。
在8号公路沿线,“长”出了各式各样的新业态,甚至很多人大老远慕名而来,只为一杯村咖、打卡某家餐厅或者住一晚民宿。相比于城市,乡村新业态所处的环境更广阔、更多元,可以是群山间、稻田旁、马路边,也可以是小河畔、果园里,这也让乡村新业态的颜值与格调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闻得到咖啡香。由废弃粉石厂改造的网红景点土锤咖啡馆,背后便是青葱碧绿、云雾缭绕的秦岭终南山,让“出片率”狂飙。周内土锤咖啡馆也不乏年轻人来打卡泡吧,周末节假日更是一座难求,最火爆的节点甚至比大城市CBD的咖啡店销量还多。有人评价“为了一家店,去了一个村”。
“咖啡馆在农村还是很新鲜的。”村民宋迺红说,“自从做了咖啡师,我感觉自己也年轻了,每天都过得很充实。”
土锤咖啡馆的员工基本都是在村里招的,十余位像宋迺红一样的农民。像她一样的“嫂子咖啡师”,在农忙时种田,农闲时就放下锄头做咖啡。
咖啡是年轻人喜欢的业态,在乡村落地会呈现出一种强烈的反差感。这家咖啡馆由来乡村创业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王绘婷创办,“人们到这来不只是消费咖啡,更是为秦岭的绿色生态‘买单’,为乡村的田园环境‘买单’。”王绘婷考察了多个地方,决定把咖啡馆建在这里。
松弛感的满足,是诗意栖居的“奔现”。“城市里的咖啡用来‘续命’,乡村咖啡适合放松”,道出了不少人喜爱村咖的理由。虽然距离西安市中心约50公里,但这家村咖却在2022年10月正式开业后迅速走红,成为社交媒体上西安全城最受欢迎的网红咖啡店之一。
凉鱼美式和桂花拿铁是这里最受欢迎的咖啡品种。为了将时尚与土味儿的反差感做到极致,店里还推出了“甜胚子咖啡”“韭菜鸡蛋披萨”“酸菜肉末披萨”等餐品,不仅惊艳了很多人的味蕾,更让人享受回味无穷的终南山下的“慢生活”。
“这种新的乡旅模式,让我们看到了乡村发展的更多可能。”栗峪口村党支部书记王利军说,“力争通过三年时间,让会客厅成为集栗峪口村游客服务、村民在地创业、农创文创产品销售、游客餐饮服务和栗峪口村新时代文化实践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乡村服务平台。”
一杯村咖,折射着鄠邑乡村振兴的新步态、文化浸润乡村生活的新路径。细嗅乡野咖香浓,而那又不止是咖啡的味道。通过这样的乡村创客平台,越来越多人对乡村的认知由“落后”“贫乏”的刻板印象,渐渐向“轻适生活”“乡野趣味”转变。
让艺术介入乡村,让乡村成就艺术。目前,鄠邑区已吸引200余名艺术家和青年人才驻村创业创作,落地32座艺术作品、6万平方米壁画,高标准举办忙罢艺术节和系列公共文化活动,年吸引游客预计达到200余万人次。
“鄠邑区希望寻找更多‘乡创客’,能够将乡村已有的艺术文化点亮和升华,为乡村寻找艺术之外更大价值的乡村运营官,和乡村一起成长。”鄠邑区委书记李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