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陕西 / 正刊 / 2023年 / 第18期 / 正文

加快培育壮大国家战略人才力量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硬支撑
来源:当代陕西 发布时间:2023-10-20 11:39 作者:卢建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在强国复兴战略全局中的极端重要性,为我们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历史使命做好人才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切实把各方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奋斗中来,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为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全局的需要、战略的考量

战略人才是站在国际科技前沿、引领科技自主创新、承担国家战略科技任务、支撑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是整个人才队伍的核心和关键。培养壮大战略人才力量,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  张玥/摄

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迫切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各国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新时代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只有紧紧抓住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这个重中之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才能加速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强国复兴宏伟目标,从而真正赢得国际竞争主动。

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需要。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各国都在加快推进科技创新,聚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竞相构建未来发展的新优势。事实证明,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是人才队伍中的“关键少数”,是推进自主创新的关键力量。我们要着力培养壮大这一关键力量,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努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把我国发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为可靠的基础上。

建设人才强国的迫切需要。党的二十大确立到2035年把我国建成人才强国的宏伟目标。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人才资源总量快速壮大,人才素质整体提升,人才发展环境大幅改善,人才创造活力有效激发,人才效能持续增强,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但是,客观地看,与完成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相比,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战略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仍显不足。必须着眼未来和长远,下功夫培养大批大师和战略科学家,培养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大批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以高质量人才队伍支撑教育、科技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人才强国、科技强国,使我国早日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坚持科学的理念和原则

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也不能简单大干快上,而是要秉持科学的理念和原则,科学系统谋划,协调有序推进。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加快建设战略人才力量,必须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对战略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全方位支持人才、帮助人才,千方百计培养人才、造就人才、成就人才,用心用情做好团结、引领、服务工作,充分激发各类战略人才的爱国奋斗激情。

在西安交通大学与新南威尔士大学、伯明翰大学合作的微纳制造与测试技术实验室里,教授与学生进行生物微流控芯片研究  李一博/摄

坚持统筹谋划。建设战略人才力量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统筹考虑、重点布局、梯次推进。要统筹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聚力培养战略人才、开展科技攻关;要按照2025年、2030年、2035年三个节点,分阶段确定战略人才发展目标和规划,制定人才成长“路线图”,有力有序推进各项工作。要站在建设世界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高度进行战略布局,梯次推进“3+N”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建设,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大力建设国家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为战略人才搭建一流创新创造平台。

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努力的重点,也是前进的动力。建设战略人才力量,要突出问题导向,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掌握存在的短板和弱项,切实弄清楚深层次原因,一项一项拿出因应的策略和措施。要坚持分类施策,根据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战略人才需求,制定具体政策和计划,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要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激励体系,充分激发各类战略人才的创新活力。

坚持高端引领。高端人才对科技创新具有关键支撑作用,对人才队伍具有引领带动作用。当前,我国人才队伍虽然总量较大,但具体到“高精尖缺”战略人才,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还有较大差距。要聚焦核心关键人才,突出政治素质、实践标准、战略眼光、业界公认,从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担纲领衔者中发现遴选战略科学家;有意识地发现培养、联系服务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要围绕科技攻关任务和解决“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难题需要,建立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跨体制的特殊调配机制,实行人才梯队配套、科研条件配套、管理机制配套的特殊政策,着力打造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充分发挥其对人才队伍的引领带动作用。

坚持着眼长远。“不谋长远者,不足以谋一时。”青年人才是战略人才的后备力量,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总源头。要放眼长远,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以发展的眼光做细做实优秀青年人才培养工作。要创新模式,积极建设基础学科培养基地,制定实施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专项,健全完善基础学科人才全链条培养体系,为建设战略人才力量、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面向实践。实践是培养人才的大课堂,也是检验人才的重要标准。要坚持以用为本,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理念,加强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大力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要创新体制机制,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建立校企深度融合创新联合体,推行“高校招、企业供、政府助、多方赢”人才共享共用机制,推动更多人才在产学研深度融合中成长为战略人才。

大力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作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我们将锚定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充分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努力培养造就更多更优秀的国家战略人才。

推动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新模式。适应科技进步、产业变革对优秀战略人才的迫切需求,创新校企联聘共用人才机制,引导校企共同制定招聘计划、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积极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组建“科学家+工程师”团队,打破传统校企合作中的甲乙双方“一个项目、一纸合同、一笔经费”模式。推进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推动校企联合培养更多卓越工程师。

着力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础科学研究和建设。充分发挥研究型大学“主力军”作用,联合科技领军企业深入开展基础研究和重大科技攻关,持续加大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力度。健全完善校企“双导师”培养制度,组建基础和应用前后端、学科专业横向间、学校和企业间的“双导师”团队,打通从基础到应用的通道,打造从人才培养到成果转化、从基础研究到核心技术、从“出成果”到“用成果”的有机生态,吸引优秀人才积极投身基础研究,不断拓宽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解决“卡脖子”问题的“源头活水”。

在有组织科研实践中培养战略人才力量。鼓励领军人才组建跨学科、跨部门、跨领域的科技创新团队,积极开展有组织科研,确保人才“用得更好”。探索在新的项目组织形式中培养战略人才,完善“首席科学家负责制”“揭榜挂帅制”“赛马制”等,开展依托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的有组织科研,放手让青年人才在项目实践中挑重担、受锻炼、强本领。创新人才使用模式,探索高校与国家实验室、科研院所、科技领军企业等人才互聘、共享机制,打通学校、区域、体制之间的人才流动壁垒;根据重大攻关任务需要,从全校、全省甚至全国选调优秀人才组建攻关团队,支持人才围绕国家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加强产学研协同攻关,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深化人才评价改革营造鼓励原始创新的生态环境。将科学识别、评价战略人才,作为建设战略人才力量的基础性工作,切实用好考核评价“指挥棒”,确保各类战略人才“选得准”“用得好”。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根据基础研究、工程技术、国防科技、哲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等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不同特点,分别制定评价指标,完善分类评价和代表性成果评价办法,不断健全人才评价体系。开展国内外小同行专家评价,提升同行评议质量,充分发挥学术共同体在人才和学术评价中的作用。建立个人评价和团队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机制,实行长周期、低频次、精准化考核,对基础研究人才、青年人才、“卡脖子”技术攻关人才等给予长期稳定支持,激励引导各类战略人才扎根科研一线,取得更多原创性颠覆性突破。

(作者系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刘洁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