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陕西 / 正刊 / 2023年 / 第18期 / 正文

土特产业与山水资源“适生”

——“打林下主意”比“做林木生意”更长久
来源:当代陕西 发布时间:2023-10-19 16:59 作者:本刊记者 王雅

“土特产”之“土”,源于一方水土。

秦巴山区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形成了山阳县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孕育出独具特色的山阳食用菌。

作为传统产业,如何跳起摸高,进一步擦亮“土特产”金字招牌?山阳县立足“土”,体现“特”,把食用菌产业的好资源转化为好品质、把好品质转化为好品牌,让小小“土特产”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

生产上追求“错峰头”,品质上追求“独一份”

山阳县地处秦岭南麓,气候温和湿润,森林覆盖率达到68%,属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这里林木资源和野生食用菌菌种资源丰富。

土地资源的刚性约束,良好适宜的生态环境,给了山阳发展食用菌的契机。

在山阳县食用菌产业园包装车间内,工人将海鲜菇产品打包装箱 新华社/供图

但在过去的许多年里,山阳的食用菌只是大自然的馈赠,是美食爱好者口中神秘的山珍,虽然价值高,却没有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规模零散、单家独户式发展,让山阳的食用菌产业在市场上占有率较低、缺乏竞争力。

“食用菌一直是山阳传统特色产业,涉及农户多,做大了就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山阳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业江说。

在“特”字上做好文章,重在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打造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产品。山阳在弄清家底的同时,寻找有潜力、可培育之处。

2017年10月,按照“整流域推进、大园区建设”的思路,山阳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引来龙头企业陕西和丰阳光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伴随着和丰阳光食用菌产业园立项开工,山阳的食用菌产业迎来转型升级。

很快,年产1000万袋菌种生产区、6000万袋木耳菌袋自动化生产区、培养库、周转房,1200万袋珍稀菇类工厂化生产区、1000吨食用菌产品深加工包装区和食用菌冷链仓储物流等全链条、多业态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便建成了。

伴随着硬件升级,山阳食用菌产业生产经营方式逐步从传统的家庭分散生产向半自动化、合作社、企业化转变,栽培周期逐渐从顺季节向顺季、反季、全年栽培转变。

黑木耳生产两季,中间半年的空档期,怎么办?

山阳县在产品上追求“错峰头”,在品质上追求“独一份”。

走进和丰阳光食用菌产业园,出菇管理员韩月熟练地拉开门,浓浓白雾从出菇车间内涌出,一排排架子上,挺立于菌袋之上的海鲜菇洁白如玉、长势喜人。

生产车间的智能化设施,让这里一年四季都可稳定出菇。

生长周期短,抗风险能力强,营养价值高,没有季节性,海鲜菇成了完美的替补品种。

2020年,针对山阳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和丰阳光开发海鲜菇生产项目,通过工厂化生产模式,一年四季进行生产。

“山阳环境适宜,陕西存在市场空白,海鲜菇必定能卖一个好价钱。”陕西和丰阳光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总监董国灿说,“很多农产品最初的产值都不大,但恰恰越是小体量的时候越要做精,赢得口碑。”

目前,项目日产4万袋25吨新鲜菇,年产值在6000万元以上,项目完产后可带动200多人就业,人均年收入3万余元。

韩月是高坝店镇石桥沟人,今年35岁,在产业园已经工作了四年多。朝八晚五,回家只需几分钟,月收入超过3000元,她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除了这些,韩月还有自己的“小算盘”:学技术。作为出菇管理员,她每天需要巡查车间库房,根据情况检查调整温度、湿度和灯光,让海鲜菇在适宜的环境茁壮生长。“习惯了并不觉得累,何况还能学到先进的食用菌管理技术。”韩月说。

如今,以产业园区为中心,辐射周边区域建成整流域产业带,山阳县食用菌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从“特”字牌中找准路子

下午5点,一群女工说说笑笑准备结伴回家。她们带着防晒帽、穿着防晒衣,但洋溢着笑容的脸庞还是被晒得黝黑。

胡宏琴也是“全副武装”,但真忙起来,她并不在意这毒辣的太阳会不会把自己晒伤。她在高坝店镇井岗村的食用菌基地已经工作了四年多,从一名普通工人干到了管理层。

香菇大棚

2019年,井岗村投资建设十个食用菌大棚,全权交给和丰阳光生产经营,村集体每年收入近6万元,入股的村民最低分红也有5000元。

发展土特产业,既要念好“土”字诀,还要打好“特”字牌。山阳的“特”体现在发展模式上,通过“抓两头放中间”,将技术要求和产品销售环节交给有条件的龙头企业,把劳动密集、操作技术简单的中间环节放开,推动食用菌产业整流域、规模化发展。

“原本村民以外出务工为主业,一部分村民在家侍弄一点中药材,或者养几只猪羊。”井岗村党支部书记马桥说,基地建好后,不仅能解决本村村民的就业问题,还辐射了周边几个村。

胡宏琴就是被“辐射”的对象之一,她是高坝镇桥耳沟村人,每天骑电动车到基地只需六分钟。现在,她每个月收入4000多元,工作的同时也能照顾孩子和老人。

“晒得很,辛苦是真辛苦。”胡宏琴展示一般伸出被晒黑的双手,但她的语气里却全是欢快,“亲戚朋友在基地务工的很多,一天少说也能挣大几十块钱呢。”等技术学扎实,有了一定积蓄,她就筹谋着建起属于自己的食用菌大棚。

山阳县像井岗村这样的基地还有169多个。周边区域建成八条整流域食用菌产业带,67家经营主体发展食用菌,建设3300个标准化食用菌大棚。

盛夏7月,沿着蜿蜒的山路来到十里铺街道王庄村,一座座标准化食用菌大棚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大山里。

听见声响,山阳县志诚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雪霞马上赶到院子门口迎接。丈夫张治飞又出门谈生意去了,她担心错过每一个来买菇的老乡。

八年前,张志飞在河南西峡一家食用菌企业打工,他逐渐萌生了自建大棚养菇的念头。

说干就干,张志飞在流转来的土地上搭建了12座大棚,种了2万袋香菇,当年就收入近10万元。作为一名曾经的贫困户,张志飞深知贫困日子的煎熬。自己脱贫后,他就想着如何扩大香菇种植规模,带领更多群众致富。

2018年,王庄村计划发展村集体经济,张志飞便牵头成立山阳县志诚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在街道办、包扶单位及王庄村的支持和帮扶下,占地100亩、总投资500万元的食用菌产业园建起来了。

200座标准菇棚、五套生产设备、400平方米生产办公用房和两座新建冷库,王庄村的食用菌产业也有了不输大企业的硬件基础。

“按8%分红,当年就从基地分红10多万元。”王庄村党支部书记杨转丽说,村里用3万元设立了保洁员、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

从“产”的链条分享收益

64岁的王庄村村民杨长存有一张黝黑的脸,日头在他脸上刻下皱纹,这是个地地道道的庄稼汉。

他家虽然脱了贫,但日子还一直紧巴巴。杨长存常年就侍弄着两亩地,一茬麦子、一茬苞谷,再套种点洋芋,养几头牲口,“人老了外出打工也没人要,只能就近打打零工,一年到头也就够柴米油盐的日常开销,剩不下几个钱。”

王庄村人均耕地只有半亩多,杨长存家的那两亩不仅地薄,还分散在两处。以前他也想过种些收益高的经济作物,试种过一些,因为缺技术不会管理,种子钱都搭了进去。

2022年,针对群众经营性收入不足、弱劳动能力输出难、脱贫群体致富手段少等问题,山阳县探索发展以小种植、小养殖、小加工、小商贸、小田园等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的庭院经济项目,让村民户户有事干,家家有产业。

食用菌产业不与农争时,不与粮争土,不与地争肥,是农家致富好项目。作为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食用菌种植具有“短、平、快”的特点,种植周期短、产量高、效益高,是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收入来源。

但王庄村在推广香菇种植的过程并不顺利,有人担心不懂技术,有人顾虑销路问题,有人不看好这个项目。土地少、产业弱,导致了王庄村群众致富手段少,发展产业意愿不强。“特别是脱贫户,留在村里的都是没技术、劳动力弱的群体,为他们寻找致富门路,就更要切合实际。”杨转丽说。

去年4月初,为了鼓励村民利用房前屋后的闲置空间种香菇,王庄村不仅免费提供香菇棚,4.5元一个的菌棒,群众也只用出一元。面对反复上门宣讲政策的村干部,杨长存松了口:“我干!还要干好!”

几天后,香菇棚和菌棒就拉进了院门,技术指导小组挨家挨户上门指导。注水、通风、遮阴、保湿……技术人员详细讲解技术要点,手把手地教。

杨长存凑近了仔细听,拿着注水针反复比画。一周后,第一茬香菇就长了出来,“一年能出四茬菇,一茬可以连着采十天,每天都能有五六十元进账。”

现在,王庄村190多户村民在房前屋后种起了香菇。村集体以资金入股,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并统一回收产品,利用线下销售、线上直播带货等方式拓展销路。

不断培育壮大的食用菌产业,让农民鼓起钱袋子、日子更红火。据统计,通过基地务工、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方式,全县1.89万农户镶嵌在食用菌产业链上,户均年增收1.2万元以上。

“我们投入一点钱,只管把香菇种好,其他都不用操心。”村民王小华刚卖完一茬香菇返回家中。自家小院的香菇棚里,架子上密密麻麻摆放着菌棒,看着一把把小小的“致富伞”,她向大家传授起自己的经验来,“天热要注意降温,可以洒点水,天冷要把帘子放下来……”

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空气湿润、雨热同期,丰富的山地立体气候,让香菇在王庄村竞相绽放。

去年年底,王庄村把种香菇的农户都走访了一遍,意外的是,六成农户都想扩大规模,其中有十户想从目前的300袋扩展到5000袋以上。

拿到摸底数据后,杨转丽笑着说:“这也在意料之中。”

责任编辑:刘洁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