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伴随着实践深入发展,理论认识不断升华,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前所未有、更加厚重的时代期许与价值意蕴,必须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要性、可行性,通过有机结合促进互相成就,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创造社会主义新文化,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
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需要。不断吸收其他民族先进思想文化以充实自己,是现代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普遍趋势。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气象万千、兼收并蓄,曾多次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发展自己,如汉代以后印度佛教文化输入、明清之际西学传入、近代鸦片战争以后西学东渐等。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统文化陷入发展困境。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逐渐脱颖而出,成为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吸收与接纳,面临巨大发展困境的传统文化迎来新生,中国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迅速摆脱落后局面,大踏步赶上时代,并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多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建设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游客在西安博物馆观看周、秦、汉、唐长安城变迁图 视觉中国/供图
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的需要。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学说,具有科学性、真理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时代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选择并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文化形态上来看,马克思主义诞生于西方文明土壤,其思维模式、理论样式皆不可避免地天生带有西方文化特点,与东方智慧和中国文化存在差异,特别是与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模式、性格特点、文化品性等不尽相同。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在要中国落地生根蓬勃发展、长成参天大树,离不开“两个结合”,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传播及影响的深入,必须使其中国化时代化,赋予马克思主义更多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从而使其最终融合于中国文化的血脉中。
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恩格斯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战争年代,党早期经历挫折甚至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犯了教条主义、本本主义错误,把马克思主义当成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采取拿来主义,甚至断章取义。1938年,毛泽东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认为“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1943年,中共中央指出:“要使得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和平时期,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使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蓬勃生机。百年党史雄辩地证明,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个结合”是必由之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
天人合一与唯物主义内在互动。中国古人充满东方智慧,在探索未知和宇宙本源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如天人合一、天行有常、道法自然等思想。以天人合一为代表的宇宙观,强调普遍联系与整体思维,将自然之道和人间伦理有机统一。这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等实现了思想互动。二者都强调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认为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运行有其内在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物质是世界的本质,形形色色的事物都是物质的不同形态。中国古人信奉“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相契合。
中国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文济阁 新华社/供图
民本思想与人的解放一脉相承。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天下观展现的是“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等民本思想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观念、“知行合一”的实践哲学,这些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中强调的全人类解放理论存在多方面的同频共振。二者都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推动者、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体,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提倡通过勤劳致富、用诚实劳动和不懈奋斗改善生活条件、创造美好生活。马克思主义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认为确立科学的平等观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要求,无产阶级平等观是伴随着资产阶级反对封建阶级的阶级特权的平等要求而产生的,“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是消灭阶级的要求”,平等观念本身是一种历史的产物,绝不是永恒真理。
大同社会与共产主义价值相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大同理想、“太平世”的美好社会等思想观念、价值追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内在契合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发展的历史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过程,共产主义“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中国农民阶级追求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满”等平均主义观念带有空想社会主义的特点,而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仅描绘了未来理想社会的形态,并且给出了科学方法、指明了从此岸到达彼岸的路径。此外,传统文化中有关“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等朴素辩证思想,都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观察事物等关于事物对立统一关系的观点相契合。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运用科学方法,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一是加强学习与思辨。中国共产党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实践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扎实,善于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出发来分析传统文化,明辨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主动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二是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三是紧密结合中国实际,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使之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方面,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处理好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绝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关系,而是国家意识形态与其文化资源间的关系,要切实防止将马克思主义去意识形态化和文化复古主义。另一方面,必须立足中国现实、胸怀世界眼光、结合时代特点,处理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有所扬弃、为我所用、为时所用,并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风骨神韵、革命文化的刚健激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兴盛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相得益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更好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
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必须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传播正能量。回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程,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的生动实践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体系化学理化研究,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教育人民。夯实人民群众基础,集中人民群众智慧,不断挖掘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与人民群众共享的价值观念融会贯通,使马克思主义“飞入寻常百姓家”,形成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思践悟、有机结合、互相成就的大气候和良性循环。
(作者单位:陕西省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