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陕西 / 正刊 / 2023年 / 第16期 / 正文

产业发展应瞅准“现代化”这一切口

——以安康市汉滨区的实践为例
来源:当代陕西 发布时间:2023-09-13 17:22 作者:周海成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指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和各种优质生产要素建立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没有现代化的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就无从谈起。

安康市汉滨区是国家160个乡村振兴重要帮扶县之一,又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地和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安康市唯一重点开发区,在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进程中,市委、市政府寄望汉滨“舞龙头、走前列、引领发展”。在充分认识国家和省级层面对汉滨的定位、充分认识汉滨在全市所处的位置和要求、遵循国家主体功能区发展规划和中省市产业发展规划等战略的基础上,找准汉滨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对于推动汉滨高质量发展、走好脱贫地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意义重大。

持之以恒,发展高质量特色现代农业

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汉滨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工程。要依靠科技赋能,确保粮食安全,聚焦“土特产”,持续壮大优势产业,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第3页-4(1).jpg

汉滨区五里镇朝阳社区工厂  新华社/供图

积极调整发展思路、创新发展理念,以农业园区提质增效和壮大新型经营主体为抓手,着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和农业信息化水平,推广适宜山地作业的小型机械。突出天然富硒农产品特色,合理优化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区域布局,围绕生猪、茶叶、魔芋等优势农产品产业,发展一批区域化、专业化程度高的农产品农业带。积极推动农工、农旅、农商融合,推进“北山文旅、富硒生态、城郊休闲、汉水渔乡、茶旅度假”等田园综合体建设,推动农业生态观光、休闲农业度假和地方传统文化体验等多元化发展。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拓展投保品种和范围,增强抗灾减灾能力。

系统改造,着力提升传统产业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的思路,立足汉滨区实际,做大做强富硒食品、纺织服装(毛绒玩具)、新型材料产业集群,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提升汉滨特色工业竞争力。

第4页-5(1).jpg

设施农业

汉滨区地处全国最大的天然富硒带,围绕富硒茶、富硒魔芋、富硒饮品等重点特色产业,做足“硒”文章,加快推动“硒资源变硒产业”。聚焦科技创新、精深加工、品牌打造、市场拓展等重要环节,持续提升富硒食品竞争力。强化创新驱动引领,依托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等研发创新平台,加快构建产学研用合作机制,主动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大力引进富硒食品领域先进技术成果。坚持品牌强区、市场牵引,充分发挥安康富硒茶、瀛湖枇杷、汉江黑猪、金州美食、龙舟节等品牌效应。深入挖掘和广泛宣传硒的营养、保健价值和产品独特卖点,促进富硒食品实现优质优价。加快开展“两品一标”认证、名特优新产品申请和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水平,筑牢产品质量安全基础。

积极承接东部纺织服装、毛绒玩具文创产业转移,着力打造百亿纺织服装(毛绒文创)产业集群,不断提高产业聚集、承载服务能力,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高新上项目技术准入门槛,推进产业提质、降本、增效。主动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构建完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研发创新体系,加强重点技术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坚持绿色循环发展、破解生态环境约束,引导推广数码印花等技术,加快绿色化改造提升;加快推进现有企业循环化、智能化改造,实现“三废”排放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加强自主品牌建设,推进文化创意设计,设计出一批突出地域特色,具有纪念价值、收藏价值和实用价值的文创产品。

支持企业技术创新、转型升级,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和现代管理模式,以信息化促进资源优化和制度创新。利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安康高新区创新平台,合作建设一批省级以上研发创新机构、孵化服务平台,形成比较完整的创新体系。聚焦装配式制造、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产业,推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加快循环化改造、转型升级,构建现代新型材料产业体系。加大扶持力度,对通过瞪羚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多措并举,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

汉滨地处安康中心城区,具有发展服务业的“先天优势”。坚持以高品质为标准、高质量为发展路径,推动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文旅康养、现代物流等新兴现代服务业。

主动融入省市旅游大格局,开发利用好山水资源,立足汉江与黄洋河(县河)两岸山水风光打造安康“城市会客厅”,发挥凤凰山、鲤鱼山、秦岭南坡生态环境优美的先天优势,加快建设精品旅游景区,通过全域旅游推进“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向“金山银山”的经济价值转化。深度参与安康市千亿级文旅康养产业链构建,加快生态康养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将汉滨打造为“国内知名休闲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推进城东新区开发建设,打造“游、康、养、医”为核心的生态旅游、数字健康、康复疗养等现代产业集群,统筹推进付家河生态健康养老城、城东医疗健康产业园、吉河银龙湾(瀛湖片区)差异化协同发展。

物流是经济运行的“血脉”。现代物流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支撑,也是建设汉滨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2050年)》确定把安康建设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2022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支持安康加快建设秦巴综合交通枢纽、西北内陆物流节点城市。要牢固树立物流产业发展“一盘棋”思想,加大用地等要素保障力度,加快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体系。依托安康东站等铁路货运枢纽,补齐集装箱运输设施设备和铁路短驳中转运输环节短板。加强各物流站点或工业园区与阳安铁路、襄渝铁路及西康铁路的物流通道建设,努力打造立足安康、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多式联运物流枢纽。加快建设干线物流、城市配送、城乡物流、邮政快递等四大现代物流网络。完善“区镇村”三级物流网络,推进城乡物流融合发展,实现快递网络城乡全覆盖。做大做强物流园区,支持宝业物流园区、江南物流园区、关庙物流园区建成专业物流园区。大力实施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建设,加大新能源配送车辆和绿色低碳环保包装材料的推广力度。推广普及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北斗导航等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创新应用,促进物流服务向信息化、数字化转变。

高度重视,加快发展数字经济

发展数字经济,是欠发达地区可能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途径,也是追赶发达地区的重要捷径。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坚决把数字牵引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加速促进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一是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聚焦“数字+农业”,将数字科技应用到农业生产全过程;聚焦“数字+民生”,以“数字科技”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聚焦“数字+监管”,以数字乡村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二是加快推进制造业两化融合。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运维服务等各环节的融合应用。三是加快数字技术与服务业深度融合。重点围绕智慧园区、智能物流、工业互联网、云上商城、人力资源等平台建设,构建高端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新格局。推动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与旅游、医疗、教育、交通等深度融合。四是完善信息网络设施,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实施宽带提升工程,大力推进骨干网、城域网和接入网升级改造,推进光纤网络“万兆入楼、千兆入户”,实现光纤宽带“村村通”。加快建设5G基站,部署新一代通信核心网和传输网,完善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消除4G移动网络覆盖盲区。五是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聚焦农特产品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全力构建“区有中心、镇有园区、村有站点”的一体化电商产业业态。拓展提升“智能邮政”“832扶贫”等电商平台服务功能,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支持发展网红代言、直播带货、“新零售”等新业态,推动汉滨特色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走向全国。

(作者单位:汉滨区委党校)

责任编辑:刘洁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