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社区治理,关键是对有效的社会资源进行合理调度。
为了解决“资源少”的实际困难,铜川市不断推进与辖区单位共驻共建,对社区治理形成有益补充。
通过招募志愿者的方式增加力量也成为普遍做法,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政府各级干部常态化下沉社区,提供了不少助力。
面对养老等专业的服务,引进市场机制,选择规范化、专业化的第三方服务机构,也成为有效一招。
所有的探索都指向一个目标,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职务交叉任,事务共同办
为了解决力量小的问题,基层治理中,不少地方都采用了共驻共建的办法。社区与辖区单位、社会组织开展活动联建、卫生联抓、治安联防、服务联做,打破条块分割、促进资源共享。
学校提供操场让居民自由活动,商场提供场地给居民举办活动,还有老年大学干脆为居民开办免费的艺术培训班……社区作为最贴近群众的服务窗口,重要的职责是统筹辖区资源,实现共治共享。
“很多联席会议开完就完了,大部分单位也负责任,但他们只管分内的事,无法深度参与社区治理。”王益区红旗街街道红旗社区党委书记王娜发现,共驻共建的效果常常取决于“一把手”的凝聚力,需要靠个人的面子维持,存在孤掌难鸣的困境。
发现问题后,王娜想出了兼职委员的法子。驻地单位和社区具有党员身份的负责人交叉任职,兼职对方的党委委员。有了这个身份,辖区单位就有责任为社区治理建言献策,社区也能更好为单位服务。
2021年7月,红旗小区的改造项目提上日程,项目涉及管道更换,但众口难调,总有些人持反对态度。几次劝说不下,王娜想到了求助辖区的工商银行。一通电话,工行在社区的兼职委员康少军便赶来。
工商银行位于红旗小区楼下,这里虽然多半住着银行工作人员,但“三供一业”移交之后归物业接管,小区治理已经不在工行职责范围。“既然与社区签了共建协议,并且担任了社区的兼职委员,我就有责任出一些力。”康少军说,更何况,银行涉及到金融宣传的时候,是社区网格员代替他们深入群众,这是双赢。
王娜发现,自从有了这个机制后,辖区单位更能积极地参与社区治理。在2022年7月的一次联席会上,她列出辖区群众的需求清单,很快都被认领,西安银行决定尝试一件他们从来没有做过的事。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社会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进出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都需要出示二维码,可电子化的操作把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难住了,有时造成他们出行困难。
为这些老年人考虑,王娜决定做一款爱心卡片,与他们的身份信息、健康信息关联,只要老人随身携带卡片,出行就能做到一路绿灯。这个需求被西安银行兼职委员当场认领,并很快完成。
共建共享是互通有无,抱团取暖的,常常能实现双方受益。
在耀州区永安路街道东站社区,党总支书记杨怀勇指着墙上的照片回忆了许多“场面”。这张是疫情在铜川爆发时,社区工作人员连续工作一天,又冷又饿,物业工作人员喊住了他们,做了刀拨面,那碗面条又香又暖;这张是2022年元旦时,社区与物业联办的活动,大家在一起包饺子、聊天,热闹得很……这些场面在以前都是不可能发生的。
杨怀勇最近正忙的大事是要和物业一起去跑市直部门,解决小区停车场的问题。
辖区内一个开发商要把停车场卖给一家公司经营,按照规定,停车场应该首先保证居民的需求,但开发商忽视了这一点。物业与开发商因为此事已经僵持两年,导致的结果是居民停车难。
按照常规想法,这事超出了社区的职责范围,但既然有联建机制,社区就必须想办法协助物业公司解决问题。
挖掘力量,人尽其才
2020年9月,铜川市有序开展国企“三供一业”移交,对于退休老党员,街道和社区无条件接收。但移交的人数之多、情况之复杂,是社区没有想到的。
“有的档案里只有一页纸,基本信息都不完整。”王益区王家河街道柿树沟社区党委书记贺占宁说,移交后不久,恰逢建党百年,组织部门需要统计出“光荣在党五十年”党员名单,可那一页纸上连入党时间都没有。
档案不完善还会带来诸如收党费、参加党内活动等方面的困难。虽然有的人年纪大了,有的人早已不在本地居住,但柿树沟社区还是一一找到本人,按照标准完善信息,建起规范的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
在做这些事的过程中,贺占宁发现,此次移交给社区注入了大量可以挖掘的服务力量。事后,他们中有的人便成为支部委员、有的人被确定为党小组组长,活跃在楼栋中,协助社区做着矛盾调节的工作。
柿树沟是一个城乡接合部社区,人员结构复杂,为了增强社区凝聚力,贺占宁一直以来坚持的是以文化促进融合,而这些退休党员帮了他不少忙。
常常,很多人都下班回家了,文学馆里还有一些人在热烈讨论,它以当地知名作家秦凤岗为主设立,带动很多人来这里学习交流。家风馆、书法室也是门庭若市,假期一到,书法家徐崇林就按时到岗,在这里开班给孩子们传授书法艺术,徐崇林全家人都在社区服务。
提起孩子上学,社区居民郭明芳曾十分头疼。因为打游戏影响了学业,孩子第一次高考失利,心理也变得脆弱起来。虽做了十几年家长,她却不知道如何与孩子沟通,一筹莫展之际,便找到徐崇林,希望能得到帮助。
对于心理问题,徐崇林认为,他的博士女儿或许更有办法。于是,两个孩子进行了一次长达几个小时的交流。其间,郭明芳担心孩子坐不住,一直守在门口透过窗户往里瞅。这次长谈的效果超出她的想象,受到启发后,郭明芳的儿子经过一年复读,最终考上理想的大学。
吸引多方力量参与进来,铜川市打造出一个个自治品牌,东站社区的退役军人服务队就是其中之一。
每当半夜要进行防汛巡逻时,每当疫情来临要进行物资配送时,东站社区都有一支特殊的服务队出现在街头。
他们统一身着军绿色制服,头戴军绿色帽子,袖子上别着红色袖章,排成一字型队伍,井然有序地穿梭在大街小巷。这是东站社区党总支书记杨怀勇建立的退役军人服务队,共有四个班,其中三个为战斗班,另一个为后勤保障班。
2020年2月,正当疫情暴发,杨怀勇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昔日的一群战友敲开了社区的门,“我们都是退役军人,这不正是发挥作用的时候吗?”战友们走的时候还给社区捐出500元钱。
随后的日子里,有人千方百计找来物资,有人不辞辛劳协助搞消杀,即便是被封控在家的也不闲着,发挥自身特长,煮牛肉提供给防疫人员。
杨怀勇察觉到,这支社会力量巨大,便召集辖区的退役军人成立专班。现在,共有50多人加入服务队。
他们的服务不仅在“战时”,更在平时。
2021年4月,在铜川建设绿巨人动车车站的规划确定,这个规划将会结束当地30年不通客运列车的历史,是市政府的重点工程。
车站选址定在东站社区,随着规划进入实施阶段,辖区83户居民涉及房屋拆迁。这是硬任务,杨怀勇丝毫不敢懈怠,白天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入户讲政策、做思想工作,晚上退役军人服务队协助搬家。从摸排、动员拆迁,到彻底搬完,东站社区三个月完成任务。
“散是一盘沙,聚是一块砖。”杨怀勇说,搞社区工作,重要的是能将各方力量聚合在一起。
换思路就能找到出路
2022年7月的一个下午,阳光明媚。印台区城关街道南苑社区一处院子里,秦腔团的老人们在忘情地表演,一旁的观众时不时贡献着掌声。
这场演出没有华丽的舞台、复杂的道具,而是文艺爱好者得到通知后的即兴表演,是小区居民的一场狂欢。
通知发出后,一时报来31个节目,这项活动的负责人张明侠忍痛割爱,最终筛选出四五个上场。从那天中午开始,她就吩咐社区食堂提前备晚饭,让来的人都能吃个便饭。
在张明侠看来,这不仅是一场成功的演出,更是一个老旧小区的生机复现。
2022年,南苑社区多个老旧小区改造告一段落,居住环境变好了,服务得跟上。对于社区来说,养老是头等大事。
在这90%的居家老人中,有多数子女不在身边,他们被自然而然的推向社会。“面对这种情况,社区承担着重要角色。”南苑社区原党支部书记段萍萍说,如何做好衔接,让居家老人能享受到机构养老的优势,是他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要让社区有限的工作人员提供专业的服务,着实是难上加难。一次偶然的机会,段萍萍认识了张明侠,瞬间打开了思路。
张明侠的第一份事业是在印台区红土镇,2006年的红土镇有大量的留守儿童,却没有幼儿园。这是一个实现教育梦想的好机会,她开始创业,把幼儿园办得红火。十年后,同样是关注留守儿童,张明侠在幼儿园的基础上,又打造了留守家园。
保教费、生活费加起来,每个学生每月只需要600元钱便可入园,这在铜川市属收费最低。就这,张明侠每年对30多位儿童减免费用。
张明侠积累了大量服务资源,她带领陪读妈妈创业,将她们送去做家政培训,参与到后来的社区养老服务中。
在印台区鑫光社区,她将一座废弃多年的四层楼房盘活,打造出一个养老服务中心,提供助餐、助乐、助医等服务。这里有60张床位,独居老人、孤寡老人可拎包入住。
老人吴金平,从九岁开始就在社会上流浪,七年前张明侠收留了他。这次跟着入住养老中心,三餐有了保障。
一番考察后,段萍萍认定张明侠“一定能做好这件事”。
将一座废弃的锅炉房改头换面,一楼做了网格党支部的活动阵地,二楼全部腾出来给了张明侠。很快,社区食堂、理疗室、日间照料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开始营业。
社区食堂门口每天都会列出一张菜单,碗托、饺子、泡馍……应有尽有,每人每月600元钱的餐费中,张明侠一如既往,拿出100元钱做公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