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南省琼海市召开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郑某某严重违纪违法案件警示教育大会,在现场播放的警示教育片中,郑某某掩面而泣、追悔莫及的画面令在场人员唏嘘不已。
据了解,郑某某利用职务便利,在工程项目承揽、许可证办理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2024年1月,郑某某被开除党籍,按规定取消其享受的待遇;同年5月,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为充分发挥案件“活教材”作用,琼海市纪委监委组织全市“一把手”和“关键少数”420余人召开警示教育大会,通过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宣读处分决定、案发单位党组表态发言等形式,提醒党员领导干部时刻绷紧纪律弦,不断强化警示教育穿透力。
琼海市纪委监委把警示教育作为做实做细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的重要一环,根据案件查办情况,坚持个案剖析和类案分析相结合,筛选典型违纪违法案例,在深入总结分析案发特点、案发规律、行业共性的基础上,拍摄制作警示教育片,并在全市范围内分层分类开展警示教育,将案件查办成果持续转化为警示震慑效果。
“身边的典型案例就是最好的教科书、最强的清醒剂。我们围绕医疗、水务、国企等不同领域、不同对象,分专题拍摄制作了多部警示教育片。通过深入采访、审查调查人员解读案例的方式,对案件进行深入剖析,再现违纪违法者步入歧途的过程。”该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针对案发单位系统行业特点“量身定制”警示教育“套餐”,组织层级层次相近、行业领域相同、岗位职责相似的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集中开展警示教育,推动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实现警示教育精准聚焦。
为将案例资源更好地转化为警示教育资源,该市纪委监委采取“现场旁听+观看直播”的方式,将庭审现场变成警示教育课堂,现场还原被告人一步步突破“底线”、跨越“红线”走向犯罪深渊的全过程,让党员干部受警醒、知敬畏。同时,对近年来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例进行梳理,选取不同领域、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典型人物,通过“案例+点评+忏悔录”的形式,深刻剖析他们逐渐走向腐败堕落的心路历程和犯罪轨迹。
实地参观、现场教学是警示教育的有效形式。该市纪委监委把琼海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作为常态化开展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纪律教育、警示教育的重要阵地,收集整理近年来不同行业、不同领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动态更新完善警示教育基地内容,不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学习,让党员干部从身边人身边事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警钟长鸣。此外,该市纪委监委强化正面引导与反面警示相结合,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当地文化资源中挖掘廉洁因子,充分发挥红色娘子军纪念园、椰子寨战斗遗址等教化功能,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营造崇廉拒腐的社会氛围。
去年以来,该市纪委监委共组织9000余名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800余名党员干部旁听职务犯罪案件庭审,12000余人次参观琼海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