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他山之石 / 正文

贵州铜仁激励干部投身锰污染治理一线

多场景深入察 多部门联动考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5-07-11 14:08 作者:通讯员 张文杰 杨阿玲

核心提要

●对承担电解锰渣库“一库一策”整治、锰渣库渗滤液“一站一策”监管、锰矿山“一矿一策”整治和电解锰企业“一企一策”提质改造四个方面工作的干部,分类制定履职清单

●建立干部履职表现数据库,常态化对干部履职情况开展分析研判

●对推进锰污染治理工作贡献突出的予以记功和奖励,在提拔晋级、公务员调任等方面予以一定倾斜

近年来,为激励广大干部积极投身治锰污、兴锰业工作,贵州铜仁市制定并持续完善《在锰污染治理工作中考察识别干部激励担当作为办法(试行)》,通过分类明确履职清单重点、多角度深入实地考察、结果及时高效运用,务实有力地在锰污染治理一线识别选拔精兵强将,推动锰污染高标准治理和锰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支撑。作为全国重要的锰产业基地,铜仁市已探明锰矿储量约8亿吨,约占全国总量的37%,是我国锰矿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然而在发展过程中,锰污染问题曾一度让这方水土蒙上了一层“黑纱”,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干事创业,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如今的铜仁不同往昔,锰污染治理取得良好效果,发展“含绿量”和生态“含金量”同步提升,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保持在97%以上,绿水青山成为“铜仁名片”。这一切转变的背后离不开持续奋斗在锰污染治理一线的广大干部。

围绕推动锰污染治理和锰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该市把“镜头”对准来自生态环保、应急管理、工业信息等部门单位的636名干部,从“强化政治站位、强化整改落实、强化担当作为、强化能力作风”四个方面,制定干部履职评价清单,注重考察干部在治锰兴锰工作中的履职成效和工作实绩。同时,根据不同单位不同干部的职能职责、工作性质、业务特点,对承担电解锰渣库“一库一策”整治、锰渣库渗滤液“一站一策”监管、锰矿山“一矿一策”整治和电解锰企业“一企一策”提质改造四个方面工作的干部,分类制定履职清单,确保分析研判精准到人、精准到工作内容,有效避免考察工作“一锅烩”。

着重从“日常监管、分类推荐、走访调研、定期研判”四个方面,完善一线知事识人工作体系。做实日常监管,每季度要求从事锰污染治理工作的干部填报参与锰污染治理工作情况表,主管单位作履职评价、等次建议,并慎重提出履职较好、较差人员名册。在此基础上,市县两级组织部门对履职较好、较差人员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实地走访查验、随机访谈、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全面了解掌握干部的实际表现。建立干部履职表现数据库,常态化对干部履职情况开展分析研判,形成客观公正的考察识别评价意见。此外,强化联动考察,建立健全组织部门与纪检监察、生态环保部门信息互通机制,用好用活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巡视巡察反馈、信访举报线索、纪检监察机关意见等信息,定期对重点人员进行“联审”。

将考察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职务职级晋升、奖优惩处的重要依据,以严管厚爱增添担当活力,打出崇尚实干、鼓励担当、加油鼓劲的“组合拳”。对推进锰污染治理工作贡献突出的予以记功和奖励,在提拔晋级、公务员调任等方面予以一定倾斜。截至目前,全市提拔、进一步使用从事锰污染治理工作干部58人次、晋升职级108人次。对在锰污染治理工作中履职不力、不担当不作为的,视情节及时调整或从严追责问责。对锰污染治理一线干部谈话提醒22人,及时将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