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每10枝鲜切花中,有7枝来自云南。坐拥亚洲最大的花卉交易集散中心——斗南花卉市场的昆明,鲜切花年产量达116.03亿枝,约占云南省的56%;全市花卉园艺总面积达39.47万亩;全产业链产值455.85亿元。
花卉产业的腾飞离不开“红色引擎”的牵引,近些年来,昆明坚持以党建赋能花卉产业链发展,通过健全组织体系、优化服务质效、推动产业融合,打造千亿级“飞花”浪漫经济,有效助推花卉产业、辐射文旅产业、带动周边产业高质量发展。
建产业链党建联合体
在斗南花卉市场,每日3800万枝鲜花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每秒钟就有347枝鲜花开启全球之旅。斗南花卉市场繁荣的背后,是党组织的强有力支撑。斗南花都党委作为产业发展的“中枢大脑”,将职能部门、街道社区、行业企业党组织紧密联结,统一规划市场发展方向,统筹协调各方资源,让斗南牢牢占据全国70%的鲜花市场份额。
着眼构建“上下贯通、协同联动”的组织体系,全市各县(市、区)共建成产业链党建联合体47个,涉及320个党组织、1.3万余名党员。市县两级组织部门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职能相关的原则,吸纳职能部门、街道社区、行业和企业党组织等成立斗南花都党委,强化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依托花卉行业商会、协会、市场等成立“三新”党组织,注重把花卉企业法人、商会负责人中的优秀党员培养成党组织书记,把花卉产业的领军带头人培养成党员。严密的组织体系让花卉产业有了“主心骨”,党建引领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红色动能”。
三级挂联服务助企解难
晋宁区是全球温带花卉最佳产地之一,鲜切花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省第一。在花卉产业核心产区宝峰街道,由街道党工委牵头,组织29家花卉企业党组织成立了宝峰街道产业联合党委,3家人才服务单位、4家金融服务单位、13家土地服务保障单位、2家物流保障单位全方位支持,协调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基础保障、市场开拓、技术突破等方面问题。
“线上销售占到花企销售的很大份额,联合党委带着我们企业一起去谈,平均每件快递运费降了1.9元。”云南绣球花卉园艺有限公司负责人吕红军说。
为打通服务花卉企业“最后一公里”,昆明市建立三级挂联服务体系:县处级干部挂钩头部企业、科级干部联系重点企业、优秀干部担任党建指导员。挂联干部每月至少1次实地调研、每季度召开1次联席会议,形成“问题收集—资源匹配—闭环解决”服务链条。组建的305支“春城党建新力量”党员志愿服务队常年活跃在产业一线。行业职能部门深入企业送政策、送服务、助发展,2025年,累计开展走访调研2356次,召开联席座谈93次,实施帮扶清单127项,化解融资难、审批慢、用工缺等问题570余个,解决花农花商诉求140余个。
产业附加值大幅提升
炎炎夏日,一场花卉音乐节正在呈贡区斗南社区火热上演。舞台周边,五彩斑斓的花卉景观吸引着游客拍照打卡,特色花卉文创产品琳琅满目。
从花卉生产到旅游消费,昆明市以斗南花卉产业集群为支点,整合滇池沿岸资源,联动重点县区形成合力,促进全市种植、物流、电商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持续发展。
积极推动“党建+花卉+文旅”融合发展,产业链党建联合体牵头组织举办多样活动,吸引游客观光体验消费,推动花卉与文化、艺术等行业跨界融合,花卉产业附加值大幅提升。
整合文旅行业党建资源,做活“节日+”主题活动,举办花卉展览会、音乐节等展会活动,推动花卉与文化、艺术等行业跨界融合,实现推广引流双赢。整合环滇池党建资源,从乡村振兴示范村、云花产业一站式、全链条便捷消费新场景、云花IP等方向着手,推动项目落实落地,带动辐射周边县区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整合部门党建资源,持续深入开展“春城党建新力量”活动,组织相关行业部门深入企业送政策送服务,帮助企业健康成长、助力花卉产业发展升级。
“产业链党建是提升基层党建效能、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我们通过组织建在链上、服务做在链上、资源汇到链上,实现了党建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昆明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