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湖南张家界市桑植县河口乡党员带头钻进涵洞开展抢险工作。 黄生文 摄
预警升级,行动即是无声的誓言;险情告急,党员就是冲锋的旗帜。
连日来,湖南张家界市遭遇“特强”等级强降雨。面对严峻汛情,全市各级党组织闻令而动,以市委组织部《闻“汛”而动挺膺担当》倡议书为号角,迅速激活四级联动应急指挥体系。数万名党员干部在暴雨中挺起脊梁,筑起一道道守护生命财产安全的“钢铁长城”。
洪峰为令,构筑起红色防线
5月19日8时,张家界市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洪水迅速蔓延至城区大庸桥公园,永定区大庸桥街道办事处城管中队中队长胡移祥带领30名队员火速赶往张清大桥下,抢排积水、封堵管涌。双手磨出了血泡,他仍一次次扛起沙袋:“多一个沙袋,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就多一份保障!”
上午,永定区三家馆乡竹园坡村党支部书记钟卫峰跃入翻涌的洪水中,找到废弃已久的小型水电站闸口,手动开闸力挽溃坝之危。争分夺秒间,他又带领党员突击队员冲入黑石组,在滂沱大雨中耐心劝导、背出独居老人,最终成功转移6户13人。
在慈利县零阳街道石马村,打儿岩水库泄洪阀关系下游6个村民小组177户519人的安危。19日中午,暴雨倾盆,危急时刻,村党支部书记杨年勇系上安全绳,悬身于18.8米的垂直维护梯,徒手打开了泄洪阀门。
而在慈利县二坊坪镇大清村,易家塆组角斗堰山塘水位暴涨,泄洪口被严重堵塞,随时可能发生决堤危险。村党支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党支部书记牟家元身穿救生服,系紧安全绳,多次潜入水底用水管试探泄洪口位置,在窒息般的水压下徒手疏通角斗堰山塘泄洪口,保住了下游百亩良田和300多户群众安全。
脊梁挺立,以背为桥渡安危
当个人安危与群众利益相遇,万千党员用血肉之躯架起生命的通道。
“雨再大,也不落下一个人!”永定区天门山镇土木溪村党支部副书记胡明凯的誓言在洪涛中回响。在土木溪村低洼地段积水暴涨、部分群众被洪水围困之际,这位退役军人七次扑入激流,背负7户12名受困群众穿越险境。当他最终上岸,胶鞋灌满泥沙,勒痕深陷肩胛——那佝偻的脊背,却成了群众眼中风雨里最坚实的桥梁。
桑植县河口乡懂市村党支部书记尚君在凌晨的暴雨中徒步涉水,将重度残疾的谭贵光背出险境,又带领听力障碍的谭贵凯紧随其后。尧儿坪村党支部书记尚道成在洪峰中逆行,帮助2户烟农抢运物资,自家房屋却沉入洪水。“我只是做了一个支部书记该做的!”质朴之言,道尽万千党员的选择。
生命至上,人墙筑起铜墙铁壁。6月19日夜,慈利县溪口镇求救电话骤响:“13名师生被困二楼!”接到指令的党员突击队火速驰援,在齐胸深洪水中架起生命绳索。面对街道塌方形成的险恶漩涡,救援队挽臂成墙,以血肉之躯筑成转运通道,半小时内成功救出所有师生。
在慈利县杨柳铺乡四桥村,村干部唐治建为保障河道行洪安全,在芭茅溪河段冰冷的洪水中搏斗一小时清除桥洞淤塞树木,突发心梗被送往医院。病床上,他仍牵挂着:“桥洞疏通了吗?”
忠诚如炬,无畏坚守显担当
忠诚不仅是瞬间的抉择,更是融入血脉的担当,在平凡的坚守与无畏的逆行中熠熠生辉。
桑植县河口乡政府干部邓海青,这位59岁、两度心脏搭桥的老党员,在带队防汛抗洪时,面对塘坊村涵洞树根堵塞、水位疯涨的险情,毅然潜入涵洞清障。洪水裹挟的树根如铁索缠绕,他咬牙撕扯,全然不顾心脏要承受的重负。
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宣传委员张莉芳本可坐镇后方,却主动请缨冲锋一线。她搬运物资、排查险情,浑然不觉脚趾被砸伤处已溃烂发炎,直至最后一名群众安然转移才蹒跚就医。泥浆裹腿,疼痛锥心,都未能压弯她挺直的脊梁。
当洪水冲刷大地,忠诚化作最坚硬的脊梁,于浊浪滔天处,为群众托举起生命之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