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要
●制定前沿考察清单,将农事活动关键期、政策衔接机遇期、耕地保护攻坚期、产业转型黄金期等时间节点作为关键考察期
●实行“一还原两听取四延伸”考察机制,累计整理形成干部一线“耕耘记录”320多份
●定期对“耕耘记录”及考察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客观分析干部的优势短板,系统梳理干部成长轨迹
“落实星油藤产业优惠政策还存在哪些堵点?依托星油藤产业链推动三产融合发展有哪些措施?”近日,在广西天等县的百粮园家庭农场里,该县派出的“前沿考察组”结合当前实施的富硒星油藤、赤苍藤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通过现场问答核验干部政策掌握情况和推动产业发展成效。
天等县是传统农业县,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为抓好“三农”工作,去年以来,天等县深入开展“耕耘者”专项考察,组建“前沿考察组”,下沉“三农”一线考察识别政治过硬、耕耘实干、业绩突出的干部,让实干为要在“三农”一线蔚然成风。
坚持“三农”工作重心在哪里,前沿考察就跟进到哪里。天等县通过组建一支专业队伍、制定一份详实清单,切实延伸考察触角。综合考虑“三农”工作领域涉及面广、专业性强、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等特点,整合纪检、组织、人社等部门懂农事、通政策的精干力量,组建6个“前沿考察组”,分片联系全县13个乡(镇)、125个村(社区)以及农业农村、水利等16个县直涉农部门。聚焦斗争一线、关键节点,结合各涉农部门政策目标、工作任务,制定前沿考察清单,将农事活动关键期、政策衔接机遇期、耕地保护攻坚期、产业转型黄金期等时间节点作为关键考察期,分类了解主要领导、分管同志、业务骨干及驻村干部等“四类对象”为民服务、统筹协调、靠前指挥、政策把握、技术驾驭能力。
“考察组先是问什么事干成了、干好了,然后才问干成、干好这件事的有谁。由事及人,能够激励更多干部把时间和精力放到为民办实事上。”小山乡人民政府干部黄桃玉说。
为推动考察由“先说人、再说事”向“先看事、再看人”转变,天等县严格实行“一还原两听取四延伸”考察机制。各考察组依据前沿考察清单,通过现场问答、入户调研、田间走访、蹲点观察等形式,直插一线实地查看干部干事成效,还原干事场景,使干部考察工作由“室内听广播”变为“一线看直播”;通过个别交流、座谈交流等方式,听取干部工作思路及所在单位干部建议;同步延伸征求上级主管部门、分管县领导、村干部、联系农户的意见,既听成果、更听变化,既听夸奖、更听批评,全面了解干部现实表现。目前,累计整理形成干部一线“耕耘记录”320多份,为精准知事识人提供有力依据。
考察组定期对“耕耘记录”及考察情况进行分析研判,结合述职评议、巡视巡察、经济责任审计、信访举报等情况,客观分析干部的优势短板,系统梳理干部成长轨迹,形成“耕耘报告”24份,依次提交干部监督联席会、组织部部务会审核讨论。同步搭建“干部信息共享平台”,一体形成实时收录、数据共享、可视化强的干部“耕耘档案”。对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提出适宜任用岗位及晋升职级的意见建议,做到人岗相适、正向激励;对发展潜力较大的年轻干部,纳入“耕耘者储备库”跟踪培养,通过中青班点名调训、安排导师结对帮带、下派驻村任职等助力成长;对存在负面情形的干部,再次分析研判,及时谈话提醒、督促整改,防止“小毛病”变成“大问题”。截至目前,天等县通过开展“耕耘者”专项考察,在“三农”一线储备干部74人、晋升职级41人、提拔5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