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他山之石 / 正文

武汉党建引领激活民企发展新动能

融合赋能 链式发展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5-04-17 11:02 作者:通讯员 武组

全市成立120个重点行业党委,市区组织部门直接培育重点大型非公企业党组织121个

在大健康、数字经济、汽车等重点产业链成立市区产业链党委15个,开展“江城红链益企行”活动

搭建“两新工委—集聚区综合党委—楼宇商圈党组织—企业党组织”四级组织架构,将146栋重点商务楼宇、18个重点商圈、3.1万家非公经济组织纳入管理

中午12点,武汉市武昌区长城汇的“壹心肆季”白领共享食堂格外热闹。曾经,楼内职工用餐不便是个大问题。楼宇综合党委协调开设“白领食堂”后,楼宇内职工都在食堂吃饭,享受“足不出楼”的便利。员工的心留住了,企业便留住了。长城汇楼宇税收已连续5年破亿,入驻率稳定在85%以上。

目前,在武汉市注册登记的民营企业达102.5万户,占全市企业总量的97%。为不断激活高质量发展“红色引擎”,近些年来,武汉市坚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纵深推进,不断提升民营企业党建工作水平,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民营企业正成为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力军。

建强堡垒——

推动“两个覆盖”有形有效

针对民营企业数量庞大、大小不一、党员流动性强的现状,武汉市坚持集中攻坚与常态推进相结合,组织开展新兴领域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百日攻坚”“百日巩固”“百日提升”系列行动,建立健全党建工作部门与注册登记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全市“四上”民营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95%。

压实管行业就要管党建工作责任,全市成立120个重点行业党委,分领域推动互联网、物业、快递、物流等民营企业实现党组织集约化覆盖,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党组织单独组建率超70%,201家互联网平台企业、加盟合作企业党组织应建尽建。

发挥重点企业示范带动作用,以民营百强企业为重点,按照政治功能强、组织功能强、服务发展强要求,市区组织部门直接培育重点大型非公企业党组织121个,推动党建全入章、群团全覆盖、示范岗全点亮。

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需要一支专业化的党务骨干队伍。武汉市加大党建指导员选派力度,通过“一对一”重点联系和“多对多”组团联系的方式,向民营企业共选派专兼职党建指导员4000余名,做到重点企业重点指导、初创企业有人联系、集聚区域包干负责,有效充实基层党建工作力量,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蓄能攒劲。

协同联动——

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我们倡议,建立产业链资源需求和能力供给双向匹配机制,我司将率先开放供应链岗位培训资源,协助中小企业对接优质原料供应商,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近日,在“江城红链益企行”产业链党建联建活动上,链主企业良品铺子党委书记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出号召和承诺。

产业链式发展,党建工作也要有链式思维。武汉市积极推动组织建在链上、服务沉在链上、协同联在链上,以党建链催化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武汉市结合产业链链长制,发挥党组织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优势,打破产业链发展中的行政壁垒、区域壁垒、资源壁垒,在大健康、数字经济、汽车等重点产业链成立市区产业链党委15个,由产业链链长担任第一书记,将龙头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纳入产业链党委成员,搭建民营企业党组织参与政策制定、党的建设等共议共商平台。

组织开展“江城红链益企行”活动,成立红链先锋队,组织机关党支部与民营企业党支部开展“1+1”结对共建,现场组织召开企业需求分析会、政策供给研讨会,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发挥链主企业龙头带动作用和对接“链长”、衔接“链创”的中枢作用,强化以商招商,建立链主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合作协作关系,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九州通党委搭建湖北省首家医药供应链平台——湖北九州医药供应链有限公司,有效衔接党委政府与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资源,汇集药械商品数据40余万条、上下游企业14777家,助推万亿级大健康产业发展。

融合赋能——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楼宇商圈是民营企业和大量白领、高知人群的集聚地,俨然一个“竖起来的社区”,承载着经济、生活、城市治理等功能。武汉市以纳税千万元以上楼宇、地标性商圈为重点,深化开展集聚区“党建引领、融合赋能”专项行动,着力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建强主心骨,推动党的组织向最高处延伸。按照产业相近、地域相邻的原则,在全市划分30个市级集聚区和10个区级集聚区,搭建“两新工委—集聚区综合党委—楼宇商圈党组织—企业党组织”四级组织架构,将146栋重点商务楼宇、18个重点商圈、3.1万家非公经济组织纳入管理,打造50个楼宇党群服务中心“江城红领驿站”。

当好“店小二”,优化楼宇招商留商软环境。发挥组织部门服务保障优化营商环境优势,连续四年发布市级职能部门服务项目清单,整合25家市级职能部门政策、技术、数据等涉企资源要素下沉,打造21个惠企服务直通楼宇,提供主题式、套餐式服务,组织开展法治体检、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纳税人讲堂等服务活动2000余场次,共建“白领食堂”23个,常态化开设寒暑假托管班60个,实现办事不出楼、服务送上楼。

拓展“朋友圈”,构建楼上楼下自治新邻里。在全市60个楼宇商圈成立理事会,其中亿元楼宇33栋,把职工群众认可程度高、有广泛代表性的民营企业职工推选为理事,推动各楼宇实行楼事楼提、楼事楼议、楼事楼决、楼事楼评,治理方式从党委政府主导逐步走向共治自治协同。中信泰富的天风证券与楼宇内的多家企业达成合作,为企业提供四板、三板等上市辅导服务等,营收规模突破20亿,吸引华夏基金、西门子能源等优质企业不断入驻,“上下楼”成了“上下游”。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