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监督
对18个关键部门“一把手”开展任中和离任审计
对63名领导干部开展谈话预警
约谈提醒7名部门、乡镇主要负责同志
聚焦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梳理履职重要风险点36个
对9名不适宜担任现职“一把手”予以岗位调整或免职处理
“通过此次巡察,我们找到了自身短板,填补了漏洞,机制运行更加顺畅了。”近日,四川乐山市金口河区应急管理局局长王立春说。前不久,区委组织部联合区纪委监委、区委宣传部等责任单位,围绕“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履职用权、担当作为、廉洁自律等情况,对该单位开展了专项巡察。
去年以来,金口河区坚持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强化“关键少数”监督,从政治监督、日常监督和激励担当作为方面持续发力,推动领导干部履职尽责、奔跑实干。
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督促引导领导干部始终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计划,依托本土红色资源开展“铁军铸魂”专项行动,组织“头雁”履职赋能等各类培训76场次,覆盖各级领导干部3520人次。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干部监督的重要内容,建立组织部门派员列席各级党委(党组)会议工作机制,通过列席旁听、问题反馈、谈心谈话等方式,及时发现和纠正民主集中制执行不到位、“三重一大”决策程序不规范等情况,杜绝“一言堂”“家长制”等行权用权风险。开展政治体检,全覆盖建立领导干部政治素质档案,结合巡视巡察、经责审计、举报核查、选人用人专项检查等方面情况,深入分析研判“一把手”领导驾驭能力、班子成员作用发挥等情况并作出评价,对政治素质评价不过关的领导干部,在提拔重用、职级晋升、表彰奖励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
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引导领导干部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突出抓前端、治未病,把党风廉政教育纳入领导干部培训必修内容,开设“瓦山青松”指尖课堂、“金口讲坛”干部课堂、“铁军初心”情景课堂和“廉政为民”实践课堂,推动警示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行“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通过每季度带头讲廉政党课,进一步筑牢廉洁自律防线。充分发挥干部监督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全覆盖、拉网式收集领导干部监督信息,聚焦重点风险领域,对18个关键部门“一把手”开展任中和离任审计,及时发现掌握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问题,建好干部负面信息清单。坚持常态化提醒,明确考察考核、信访举报、巡视巡察反馈、经济责任审计等8类谈话提醒情形,先后对63名领导干部开展谈话预警,将5名问题整改不到位的领导干部纳入观察期管理。强化年底述职评议考核结果运用,对7名综合评价等次为“一般”“差”的部门、乡镇主要负责同志开展约谈提醒。
坚持以高质量监督服务高质量发展,制定离任交接、政治谈话等制度,营造干事担当的良好氛围。开展干部离任交接工作机制“微改革”全市试点工作,探索形成离任“一把手”交接事项、重点问题、风险提示、权力责任“4张清单”,结合全区干部人事调整先后在11个部门和乡镇开展试点工作,移交各类事项合计650余项,有效避免离任干部“一拍即走”、新任干部“不理旧账”等问题。结合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项整治等工作,采取“一对一”单独谈、“面对面”集体谈等多种形式,督促领导干部严守政治规矩、积极担当作为。目前,结合政治素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资金争取、评先进位等要素,已对全区副科级及以上领导干部全覆盖开展政治谈话600余人次。聚焦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点对点印发主要领导干部经济、人事、财务、环保等责任清单,系统梳理履职中多发易发的重要风险点36个,督促领导干部依法依规行权用权。全方位、多角度、近距离观察识别甄选干部,对是否适宜担任现职进行综合判定,先后对9名“一把手”予以岗位调整或免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