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针对镇村人才难引进、作用发挥有限等问题,广东省梅州市扎实推进乡土人才兴县、专业人才扶县等行动,推动人才、团队、资源向基层一线流动、在发展一线汇聚。
健全人才入县下乡保障机制。建立镇村按需点单、市县职能部门对口接单机制,重点抓好“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149项产业技术需求目录、85项人才需求目录的征集编制、统筹协调、对接服务工作,为典型镇(村)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开展“百校联百县兴千村”活动,发动高校与结对帮扶县启动实施91个紧密型帮扶项目。出台激励镇村人才担当作为发展产业专项措施,开展“产业村长”高层次人才认定,进一步激发镇村人才发展产业的内生动力。
拓宽人才入县下乡实践渠道。推动教育、医疗、科技等领域专业人才“组团式”服务,梅县区开展人才送智、送策、送教等“六送下乡”活动,400余名人才下沉一线服务基层。实施乡贤人才回归专项行动,逐村建立在村在外人才库4094个,摸排掌握各类优秀人才近1.5万人,通过“乡贤讲堂”、招商引资、项目引荐等方式,推动乡贤人才资源回归。组建“绿美梅州人才服务团”,组织204名专家在乡村绿化一线支招。依托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周末课堂”,邀请“客都银发智库”成员为镇村干部和年轻人授课,兴宁市组织150多名“银龄高级教师”下乡送教100多场次。
加大人才入县下乡引育力度。聚力打造“青梅有约”聚才品牌,实施毕业生留梅回梅行动和人才团圆计划,在省内外院校设立引才联络站25个,举办在校大学生走进梅州、人才试乘高铁等活动434场。探索人才社区建设,人才发展基金入库项目22个,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发挥县镇人才驿站引才聚才作用,定期举办乡村振兴人才沙龙、研学等交流活动,做实做细人才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