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乍暖还寒。河南省新县新集街道红旗社区一处电动车充电棚前,刚刚送完孙子上学的张阿姨正在给电动车充电。“自从建了这个充电棚,比原来方便多了,充电也安全。”
不久前,在红旗社区老旧小区改造施工期间,有居民反映小区电动车充电不便,部分居民从楼上拉飞线,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接到社区“吹哨”后,包联单位县人大常委会机关立即派人对现场进行实地勘查,与社区干部、小区楼栋长一起商讨解决办法。经过多方奔走联系,协调县发投公司部分项目资金,在社区安装了一处长20米、宽2米的电动车充电棚,满足了群众的充电需求。
“最近还会有招聘会吗?我想去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工作。”“哪里有月嫂培训,我好几个姐妹都想去学学。”……近日,在新集街道解放社区,一场“民声夜话”活动又在居民中间掀起一阵热潮。
在活动现场,驻区单位党员干部、社区干部、网格员以及群众代表、楼栋长、党员中心户围在一起,话家常、谈治理,邻里纠纷、就业培训、法律援助、留守儿童课后托管等成为他们讨论的热门话题。
“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当即解决,不能解决的,由驻区单位和我们社区协商办理,在一周内反馈意见,让居民的事件件有着落。”社区党总支书记黄艳萍说。
这样的场景,在新县并不鲜见。近些年来,针对城市人口增多、社情民意繁杂、居民诉求多元、社区本级资源力量不足等问题,新县打造了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干部分片负责、机关单位统筹联动、党员干部报到服务、社会力量深度参与”的“社区治理共同体”,激发了多元主体深度参与基层治理的动力与活力。
新县将县城区划分为18个治理片区,每个片区由1名县处级干部分包联系,1个县直单位牵头统筹,4—10个县直机关单位划片负责,组织县直部门党员干部到所联系的社区报到,兼任应急网格员,每栋楼明确1—2名楼栋长和党员中心户。充分发挥县直机关专业化职能作用、各类组织特色化资源优势,精准对接社区群众需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健康体检、法律援助等专业化服务1200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