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去年以来,湖南龙山县针对全县储备的589名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构建“定期培训、定岗历练、定人帮带、定优进出”的培育链条,不断提升后备力量能力素质,为新一轮村“两委”换届奠定基础。
做实“定期培训”。县委组织部举办后备力量示范培训班,邀请农业农村领域专业人士和“明星村支书”进行专题辅导,结合开展实地观摩,全方位学习乡村建设、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典型案例,拓宽思维和视野。全县21个乡镇结合春节联谊活动、党员冬春训等,采取座谈交流、以会代训的方式,纾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信心。编办、民政等县直行业部门结合为基层减负工作,加强村级事务指导培训,释放后备力量动能活力。
做实“定岗历练”。畅通乡村两级学习锻炼路径,结合后备力量工作属性、时间安排、个人意愿和岗位需求等,探索采取设岗定责、跟岗学习、参与村级重要事务等措施,在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安全生产、为民服务、纠纷化解等重点工作一线,交办具体任务,明确岗位职责,帮助后备力量尽快熟悉村情民俗,在攻坚克难中历练能力、积累经验、发挥作用。
做实“定人帮带”。联乡县领导、乡镇党委书记带头担任帮带导师,采取“一带一”“一带多”“多带一”的方式,构建“联乡县领导、包村乡领导和乡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村党组织书记”每人至少帮带1人的多元帮带机制,实现所有后备力量结对帮带全覆盖。根据后备力量能力特点、培养方向等,帮带导师采取点单授课、沉浸体验、实景课堂等“理论+实战”模式,按照“扬长补短”原则,手把手帮助后备力量成长成才。
做实“定优进出”。按照思想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双好双强”标准,坚持动态调整原则,畅通“出去”和“新进”的渠道,先后调换43名难以适应基层工作、群众满意度不高的后备力量。注重教育引导和正向激励,在村党组织书记不能胜任现职或职务出现空缺时,择优使用14名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后备力量担任村党组织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