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清晨,空气中带着冷意,但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泉山街道永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居民在这里却热闹非凡。“再也不用和合唱队抢排练场地了,现在的排练厅有把杆和镜子,像专业舞蹈室,环境特别好!”居民李荣满意地说。
集宁区作为乌兰察布市中心城区,常住人口40余万人,此前,部分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区位偏僻、面积狭小、布置杂乱,群众“活动空间小、家门口办事难”等问题突出。今年以来,全区开展党群服务中心优化升级行动,通过优化功能、优化服务、优化机制,分类分步逐个推动全区105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实现功能完善、服务便捷并持续更新。
功能优化——
窗口合并 全科服务
“现在来党群服务中心办事儿很方便,不用楼上楼下找窗口,村干部2分钟就帮我把低保年检了,很多业务在一楼这一个窗口都能办。”村民王引力竖起大拇指。
在全面摸底调查的基础上,集宁区委组织部、区党群服务中心提出“增强四性、去除四化、全科服务、以人为本”的优化升级原则,各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大厅窗口合并调整,依照人口情况,辖区居民3000人以下设置1个“综合业务”窗口,辖区居民3000人以上设置“综合业务”“疑难业务”2个窗口,不仅能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等事项,还能受理群众反映在其他地方“办不成、办得慢”问题并协助推动解决。选派业务精通、服务态度好的社工负责窗口工作,推行“全科社工”受理办事模式,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由单一服务向综合服务转变,实现人员全能化、服务标准化、事项便民化。
服务优化——
多元需求 精准满足
走进前进路街道宏伟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立冬温情至”包饺子活动、法律咨询讲座、健康义诊服务……活动室周安排一览表映入眼帘。“我们提前一周发布活动预告,辖区群众扫码就可以在手机上预约参加,活动结束后还可以提意见。”社区党总支书记闫静说。
紧盯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依托党群服务中心与机关单位、社会组织合作,开展各类文艺活动和公益活动,组织法学会、培训机构、医疗机构等走进党群服务中心,提供多样化服务,既让党群服务中心聚人气,也增强党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根据实际需求组建“山城先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线上线下纾困解难,专注高频事项、困难群体和重点人群服务,本地群众采取亲自上门,面对面问询、手把手帮办,为外地务工人员开通“先锋”代办和电话预约功能,确保服务不漏一户一人,真正让党群服务中心“走到”党员群众心中。截至目前,“山城先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共帮助群众解决各类急难愁盼问题9000余件。
机制优化——
拓展功能 特色服务
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的重点不在于建筑是否“高大上”,而在于管理是否“严实效”,服务是否“精细新”。
区委将党群服务中心优化升级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工作体系,制定党群服务中心效能提升指南,充分吸收各党群服务中心探索经验,从长效机制入手巩固服务成效。建立多元拓展机制,各党群服务中心根据辖区实际,探索拓展“阵地+N”的多元化便民功能,延伸特色服务。从居民会客厅、特产电商线上直播间,到陪读妈妈互助角、为老食堂,多类功能室满足了不同人群的特色需求。建立长效联系机制,以“户户进、村村到、人人访”为原则,发挥网格长作用,定期开展走访入户活动;巩固清除阵地内“牌子标识乱象”,为村(社区)工作者拓宽职业发展通道,赋能减负激发社区工作者干事创业热情。
截至目前,全区党群服务中心已开展各类党群服务活动7500余场,服务超10万人次。“我们希望通过党群服务中心优化升级,真正推动党组织的主动服务和有效引领,吸引更多党员群众走出家门、走近邻里,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让党群服务中心成为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喜欢来、愿意来、经常来的红色家园。”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岳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