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老百姓的感受在哪方面最强烈,大家一定不要忽视了。‘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一枝一叶总关情”,道出了人民城市的重要理念,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早在2015年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城市的核心是人,关键是十二个字: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下水道通不通是管理和服务”“自来水管出不出水、流出来的水合格不合格是管理和服务”……对于城市管理和服务,习近平总书记谈得很细致、很具体。
十年之后再次聚焦城市工作,同样把人民放在心上,同样关注一件件“枝叶”小事。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现场的党政领导干部说,“垃圾分类各地坚持得怎么样?”“饮用水安全必须常抓不懈”。群众的安居乐业、安危冷暖,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牵挂。从“加强停车位、充电桩等便民设施建设”,到“为广大市民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再到“高度关注‘一老一小’,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托幼一体服务”……会议的一项项具体部署,充分体现“人民城市为人民”的价值旨归。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中国共产党人心中,“人民”二字重若千钧。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一句句质朴话语,饱含着人民领袖对人民的真挚情怀。新时代新征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全过程各方面。论改革,要求“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谈发展,指出“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话稳定,要求“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一系列顶层设计,无处不蕴含着大写的“人民”二字。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中国共产党人眼中,“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农村的“厕所革命”到城市的垃圾分类,从防治“小眼镜”到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从加强食品安全到狠刹浪费之风,百姓的柴米油盐,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于心。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党同人民群众情连得更深、心贴得更近。
纪检监察工作是人心工作、群众工作。无论是聚焦群众烦心事忧心事,推动解决急难愁盼;还是惩治群众身边“蝇贪蚁腐”,坚决斩断伸向群众利益的“黑手”;或是持续深化纠治“四风”,着眼解决影响百姓舒适度、满意度的作风积弊……一系列铿锵实践矢志于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和根本立场。
“一枝一叶”看似微不足道,却浓缩着“国之大者”,暗藏着小与大的辩证法。牢记“一枝一叶总关情”,时刻牵挂人民急难愁盼、关心群众安危冷暖,定能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