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菜篮公交”连接城乡惠民生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5-07-16 08:35 作者:王宗涛

7月7日清晨,一辆写有“乡村菜篮”的4路公交车,载着新鲜蔬菜和菜农,从安康市汉滨区关庙镇沈家岭公交车站缓缓驶出。这是安康市首条“乡村菜篮”公交专线,也是连接乡村与城市、菜农与市民的暖心纽带。

此前,4路公交线路首发站的乘客中,超半数为周边卖菜的菜农。他们带着农产品赶早市,常常面临转车不便、时间紧张、携带物品影响其他乘客等难题。为破解这一困境,安康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在原有4路公交线路的基础上,定制了“乡村菜篮”公交专线:将发车时间提前、免收占位票、延长停站时间、随车做好服务、加大车厢清扫。这些贴心举措,切实解决了菜农“进城卖菜难、出行成本高”问题,彰显了公共服务的精准化与人性化。

如今,类似的“菜篮子公交专线”在全国不断涌现。武汉江夏的J202路公交线路、湖北十堰的103路公交线路等,都在解决菜农卖菜难题、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从民生角度来看,“乡村菜篮”公交专线意义深远。对于菜农而言,这是一条“致富线”——能赶上清晨市场第一波销售高峰,出行成本降低了,收入也随之增加。对于市民来说,这是一条“便利线”——能更早买到新鲜、实惠的本地蔬菜,“菜篮子”愈发丰富。这种从田间到餐桌的高效衔接,让城市与乡村在升腾的烟火气中实现了更紧密的联结。

从城市治理层面来看,“乡村菜篮”公交专线的推出,折射出精细化治理的进阶思路。公交公司没有止步于“满足共性需求”的常规运营,而是通过蹲点调研,精准捕捉到菜农群体“带菜进城”的难处。他们推出的每一项举措都直击问题核心,将“群众盼什么”与“政府做什么”紧密对接,让公共服务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这种“从需求端出发”的治理逻辑,打破了公共服务“一刀切”的惯性思维,彰显了城市治理者对民生细节的敏锐洞察。

“乡村菜篮”公交专线虽小,却承载着沉甸甸的民生分量。它为鲜活农产品开辟了便捷优惠的运输通道,让菜农得实惠、居民享新鲜。这样的惠民之举,值得点赞,更值得大力推广。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