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以案为鉴力戒形式主义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25-07-15 14:03 作者:静子

强行推动规划总投资16.5亿元的文旅项目,后因资金链断裂沦为“半拉子”工程;面向县级公安机关制定几十个考核细则,层层加重基层负担;违规开展创建示范等活动,并收取高额费用……日前,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对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报,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形式主义是“四风”中的顽瘴痼疾,基层干部苦不堪言、人民群众深恶痛绝。以上典型案例违反《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其“跑偏”的具体表现可谓五花八门。比如,有的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脱离实际、不尊重规律盲目上项目。再比如,有的工作理念和方式尚未转变,过度依赖痕迹管理。由此出现的结果显而易见:严重浪费社会资源、降低为民服务效率。

说到底,这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作祟,根源在于政绩观扭曲、责任心缺失。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把检查考核看作是“刷存在感”的手段,对于工作的落实有“一检再检”的冲动;有的领导干部陷入政绩焦虑,总想着在工作中“高人一等”“快人一步”,对政策部署一味追求提前、超额完成……干工作不是作秀,而是勤勉务实做事;不是轰轰烈烈造势一时,而是实实在在造福一方。各级领导干部唯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才能真正避免过度留痕、徒增基层负担。

值得警惕的是,形式主义具有反复性、变异性,花样不断翻新,甚至出现“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的怪现象。一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形式主义从“办公桌”走向“指尖”,从“纸质化”转向“数字化”,“指尖之累”是不少基层干部的切身感受。另一方面,有的地方治标不治本,“口号喊得震天响,行动起来轻飘飘”,声势浩大的大会少了,然而中会小会不断;红头文件少了,白头文件又来了。在整治形式主义过程中,既要解决老问题,也要察觉新问题;既要解决显性问题,也要解决隐性问题;既要解决表层次问题,也要解决深层次问题。

从《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提出一系列硬举措,到建立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再到建立为基层减负反面典型案例通报曝光等机制,近年来,党中央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把更多时间用在抓工作落实上来,成效进一步彰显。同时也要看到,减负是为了更好地提效,各级领导干部也要主动转变工作理念和方式,深刻认识“减负”不是“减责任”“减担当”,更加积极主动开拓进取、真抓实干,让减负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当前,全党上下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各地各部门要以案为鉴、举一反三,不定不切实际的目标,不开不解决问题的会,不发没有实质内容的文,不做“只留痕不留绩”的事,责任层层压实、工作层层落实,以扎实作风打赢打好为基层减负这场攻坚战、持久战。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