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和宗旨在党的实践活动中的具体体现,体现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境界。相对于“人民群众最痛恨”的消极腐败现象和特权现象,一些作风问题可能显得“无足轻重”。然而,“不虑于微,始成大患;不防于小,终亏大德。”就作风建设而言,“小”与“大”也是辩证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能够反映人品,反映作风。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蕴含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原理。深刻理解和把握作风建设中的“小”与“大”,对于进一步吃透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治“小毛病”防止“大祸患”。“疥癣之疾”常被人们用来形容看似无关紧要的小毛病,而“肘腋之患”则是指带有紧迫性的严重祸患,两者间似乎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然而,小毛病若不及时纠治,难免会发展成难以承受的恶果。现实中,“小节无害论”还有一定市场,然而一些党员干部往往就是从“几顿饭,几杯酒,几张卡”一步步滑向了腐败的深渊,最终,将“小毛病”酿成了“大祸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分析这些年来查处的典型腐败案件,都有一个量变到质变、小节到大错的过程。如果在刚发现问题时组织就及时拉一把,一些干部也不至于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无数案例证明,党员干部“违法”往往始于“违纪”。这是因为“小毛病”与“大祸患”同根同源、互为表里,不正之风是滋生腐败的催化剂,而腐败行为反过来又会加剧这种不正之风甚至催生新的作风问题。这就决定了惩治腐败不仅要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对腐败现象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依纪依法严惩腐败分子,也要注重从源头治理,聚焦具有苗头性、倾向性的作风问题。
用“小细节”涵养“大德行”。在作风问题上,起决定作用的是党性。党性修养好、党性坚强,作风就会正派;党性修养差、党性不坚强,不正之风就会蔓延。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正是由于不注重“小细节”,把作风问题当作私事、小事,在生活中、工作上未能做到严于律己,进而败坏了“大德行”。无数事实说明,一个在小事小节上过不了关的党员领导干部,也很难在大节上过得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记‘堤溃蚁孔,气泄针芒’的古训,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严以修身,正心明道,防微杜渐,时刻保持人民公仆本色”。实践一再证明,坚强的党性,不会随着党龄的增加、职务的升迁自然增强,如果不能在崇德修身中涵养党性,不能在严格的党内生活中坚定信仰,不能在理论学习中保持清醒,无论过去是如何高尚、如何光荣,也难以避免褪色蒙尘。古人云:“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只有时刻反躬自省,在私底下、无人时保持慎独慎初慎微慎欲的警醒,通过打磨作风上的“小细节”来涵养党性这个最大的“德行”,才能有效克服麻痹心态和侥幸心理,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做“小事情”赢得“大政治”。作风问题的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党的作风正,人民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反之,就有失去民心、丧失政权的危险。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宗旨意识弱化,把干事和个人名利捆绑在一起,整天想着干“大事”,却对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小事”不闻不问,漠视了“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最终因小失大,严重损害党的威信和形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历史反复证明,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发扬脚踏实地、求真务实、艰苦奋斗、遇事同群众商量的工作作风,既注重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又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将群众的“琐碎小事”当作自己的“头等大事”,只有办好一桩桩、一件件“小事”“琐事”,才能赢得民心“大政治”,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的政治基础。
以“小切口”推进“大工程”。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及事物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对于中国共产党人而言,坚持唯物辩证法,就要从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去把握事物,去认识问题、处理问题。以中央八项规定“小切口”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大工程”,正是以系统思维管党治党的生动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全面从严治党实效,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既讲‘两点论’,又讲‘重点论’,在兼顾一般的同时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在整体推进中破解重点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将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作为破题之举,从点到面、以点带面,通过聚焦“四风”问题,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党风政风焕然一新,民风社风向上向善,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实现重塑。当前,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进入关键时期,各种风险挑战也纷至沓来。形势越严峻、任务越繁重,越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只有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持续以“小切口”推进“大工程”,努力取得更大成效,才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