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过程中,既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活力,也带来一些矛盾和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更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这一理念不仅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的丰富经验,而且是新时代做好群众工作、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方法。
人的思想矛盾和问题,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而是从实际问题中引发并因实际问题的存在而存在的。群众的实际问题大多与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而利益矛盾又往往是诱发群众思想问题的根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根本上说,没有扎扎实实的发展成果,没有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空谈理想信念,空谈党的领导,空谈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空谈思想道德建设,最终意识形态工作也难以取得好的成效。”可见,只有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当好“民生答卷人”,切实解决群众遇到的实际困难,把群众的“关键小事”当作“头等大事”来办,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才能有效化解他们的心结、理顺他们的情绪,才能更好地解决思想问题。
解决了实际问题并不等于思想问题自然而然就解决了。群众中的有些思想问题,是由于认知局限而导致的,只有通过加强思想引导和认知疏导,紧紧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解开思想“扣子”,把道理讲透讲明,才能深化群众对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的理解与认识,提高群众执行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可见,只有注重解决思想问题,当好“政策明白人”,充分了解群众的思想状况和实际需求,用接地气、有温度的方式讲透党的方针政策,做好析事明理、解疑释惑、统一思想的工作,才能形成心齐气顺、团结向上的良好氛围,才能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才能真正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
解实际之忧与解思想之扣,需要协同发力、系统推进。群众的实际问题和思想问题常常是相伴而生、彼此关联的,因此,解决实际之忧与解开思想之扣,对于做好群众工作是同等重要、不可偏废的。当前,在实际工作中,有些领导干部仍存在工作方法简单化、表面化的问题,未能准确把握“解忧”与“解扣”的辩证统一关系。有的将群众工作简单等同于“嘴上功夫”,热衷于开会讲话、表态承诺,却疏于实际行动,往往“雷声大、雨点小”,对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基层实际困难视若无睹,导致惠民政策沦为“空头支票”;有的满足于“一办了之”,不愿深入群众了解真实想法,不注重思想沟通和感情交流,造成“事办了、心未通”的工作困境。“解扣”贵用真情,“解忧”贵用真功。群众评价和看待领导干部,既察其言,看其怎么说,说得有没有道理、符不符合实际;也观其行,看其怎么做,做得是不是实实在在、富有成效。只有自觉摒弃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疾苦的不良作风,坚持把道理说清楚、把工作做扎实,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才能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真正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
伴随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扎实开展,广大党员干部既要当好“实干家”,用情用心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实际问题,又要做好“宣传员”,为他们解开思想上的疙瘩。在解决问题中增加信任,在讲清道理中凝聚共识,让群众从切身利益的“小事”中领悟中国式现代化的“大道理”,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不断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