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短板不能越补越短

来源:湖北日报 发布时间:2025-07-01 15:05 作者:张双双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公布《国务院关于202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披露了教育、养老、高标准农田、惠农补贴等4项民生资金的审计情况。审计发现,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建设相关资金管理存在薄弱环节,补短板应补未补与过度建设并存,长板不断加长,短板却越来越短。

教室漏雨、宿舍破旧、电脑报废、食堂无处摆放餐椅……一些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短板,令人揪心。然而,有的地方却在未补齐短板的情况下,大搞形象工程。四川达州市通川区,有一所农村学校学生宿舍与餐厅设施简陋,却豪掷380余万元,为另一所中学购入190株单价超万元的名贵树种。山西怀仁市,有五所农村寄宿制学校缺乏淋浴设施,竟耗费230多万元,为两所县城学校修建假山、凉亭,装点彩灯。学校间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离“人民满意的教育”相去甚远。

教育资源配置错位,根子在政绩观错位。一些地方热衷于锦上添花,把资源一股脑地向“名校”“重点校”倾斜,如同平地起高楼,既皆大欢喜,又能彰显政绩;而雪中送炭则往往是洼地垒土,为薄弱学校增添一些基础设施,不为人注目,“费力不讨好”。有些人把干事和名利捆绑在一起,重面子轻里子,好大喜功、急功近利;有的沉迷于打造领导“可视范围”内的项目工程,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长此以往,锦上添花的面子工程多了,雪中送炭的民心工程少了,导致最需要教育资源的地方,却最缺乏教育资源。

“教育天平”一旦失衡,容易陷入“马太效应”的怪圈,强者愈强,弱者愈弱。重点学校由于在福利待遇上的优厚,使得师资力量越来越雄厚,优秀生源也越来越多。薄弱学校因资源匮乏、设施陈旧,师资不断流失,难以培养出优秀人才,进一步拉大了与“重点校”的差距。这种差距使得农村基础教育人才更加匮乏,普通学校越办越弱,不仅引发新一轮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矛盾出现,还会加剧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不平衡,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个木桶能装下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同样,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关键也在于补短板。这块短板在哪?就在教育薄弱地区及学校。面向贫困地区,聚焦薄弱学校,国家教育部门明确了“保基本、补短板”的工作目标,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政策扶持,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绝不能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而应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补在“短板”处,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和担当实干的作风,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让每个孩子都能沐浴优质教育的阳光。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