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更是检验作风建设的试金石。当前,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正在全党扎实开展,作为八项规定的首要内容,“改进调查研究”的明确要求既深刻诠释了调查研究的重要价值,更以开宗明义之势,彰显出作风建设常抓不懈的坚定决心。
这些要求本应如解剖麻雀般精准切入基层工作实际,但在个别地区的实际执行中却走了样。有的座谈调研流于形式,提前下发调研提纲、收集发言材料,使座谈会沦为基层干部的“命题作文”,掩盖了真实问题;有的把现场调研变成“走过场”,只注重到基层完成任务,而忽视调研成果转化;有的在调研过程中变相增加基层负担,让基层陷入疲于应付点位打造、路线规划等工作中,导致对调研工作产生畏难情绪。
改进调查研究,核心在于正本清源、转变作风,必须坚决摒弃“摆官架子”的官僚习气和“耍花架子”的形式主义。要严格落实“四不两直”工作法,做到轻车简从、直奔主题、直插现场,杜绝前呼后拥、层层陪同,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调研安排要围绕核心目标,在非必要环节上做减法,多看原生态的实情,多听未修饰的心声,防止“盆景式”和临时突击打造的现场,确保调研工作真正沉下去、深下去,察得实情、求得真知。
改进调查研究,关键要看实效、见成效。调研的根本价值不在于形成报告的数量或会议的频次,而在于能否精准发现问题并有效解决问题。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收集的意见和形成的方案,要建立责任清单、任务台账和时限要求,明确责任主体、完成时限和工作标准。同时,要健全跟踪问效机制,重点看问题是否真解决、群众是否真满意、机制是否真完善,坚决摒弃“调而不研、研而不决、决而不行”的问题。只有将调研发现的问题清单真正转化为推动发展的成果清单、服务群众的满意清单,调查研究工作才算真正接了地气、出了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