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深入一线方能破茧求真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5-06-10 10:28 作者:魏杰

近日,浙江杭州长河街道干部郑文星深入体验外卖骑手工作的做法引发热议。他自掏腰包、风雨兼程,摸清骑手的真实需求,解决了街道驿站一度使用率低的窘境。“只有真正走进骑手们的工作,才能发现问题所在。”这一沉浸式调研,为广大干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扎实做好调查研究,提供了借鉴。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深入基层、融入群众,才能找到破解难题的源头活水。然而现实中,一些调研看似热热闹闹,实则效果寥寥:有的满足于会议室里的“云端”畅想,脱离实际;有的局限于案头数据的“纸上谈兵”,浮于表面;有的陷入精心安排的“盆景式”观察,难见全貌。如若调研肤浅、表面化,不够深入具体,那么据此制定出的举措则是建立在沙丘上的,没有根基。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反复强调,调查研究必须深入扎实、务求实效,正是直指此要害。

扎实做好调查研究,当摸实情、戒虚功,“身入”更要“心至”。焦裕禄曾讲,“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调研是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真实情况,形成真知灼见。电动车半路抛锚的狼狈、遭物业锁车的委屈、客户投诉赔偿的心酸——这些在汇报材料里难以呈现的“活情况”,恰恰是骑手们日日面临的切肤之痛,蕴藏着这一群体最真实的诉求。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到现场亲口嚼一嚼馍、尝一尝滋味,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心感知冷暖,才能破除信息茧房,获取一手真知。

扎实深入调研的落脚点,在于精准施策、解决实际问题。好的调研不能止步于报告撰写,更不能将其“束之高阁”。必须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梳理的诉求、形成的思路,及时、精准地转化为行之有效的政策举措和工作方案,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变化和成效。对群众反映强烈、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立行立改,形成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明确责任主体和时限要求;对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的深层次问题,深入研究论证,制定系统性解决方案;对具有普遍性、前瞻性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炼总结规律,上升为制度性安排,提供长效支撑。将脚底沾满的泥土真正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治理良方,方能实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