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力戒数据羞耻症

来源:河南日报 发布时间:2025-05-15 10:04 作者:雷枭

“要深刻理解‘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将精力放在真抓实干上,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来体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为及时掌握工作进度,上级部门常发送各类统计表册要求下级填写报送,有些表册信息量集中,填报内容大多以数据为主。然而,有个别部门却患上数据羞耻症。在填报宣传、走访人次等难以精准核实的数据时,为显示工作成效显著,出现数据注水现象。

数据羞耻症的根源,在于个别部门和人员不正确的政绩观。他们将工作成效简单等同于数据的好看,认为只有数据亮眼,才能彰显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成绩,从而获得上级的认可和表扬。于是,在这种扭曲观念的驱使下,他们不顾事实,随意编造数据,企图用虚假数据来掩盖工作中的不足。这种行为,不仅是对工作的不负责,更是对组织和群众的欺骗。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数据注水看似小事,实则危害巨大。一方面,虚假数据会误导上级部门决策。上级部门依据这些不真实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可能会制定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政策和措施,从而影响工作的正常推进,无法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数据注水破坏工作氛围,助长不良风气。当一些部门通过数据造假获得了所谓的好处时,就会让其他部门产生模仿心理,导致整个工作环境变得浮躁和虚假,严重影响工作质量和效率。

力戒数据羞耻症,首先要从思想上正本清源。相关部门和人员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认识到工作的真正价值在于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追求表面的数据好看。要深刻理解“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将精力放在真抓实干上,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来体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通过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引导大家崇尚真实、摒弃虚假,形成正确的工作导向。

同时,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现有的考核评价过于注重数据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数据造假的风气。因此,需要完善考核机制,更加注重工作的实际效果和群众的满意度。在考核过程中,不仅要看数据,更要深入实地进行考察,了解工作的真实情况。对于那些数据造假的行为,要严肃问责,让造假者付出应有的代价,从而形成不敢造假、不能造假、不想造假的良好氛围。

此外,要加强对数据填报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建立严格的数据审核制度,对填报的数据进行认真核实,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数据的采集和分析能力,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鼓励群众参与监督,对发现的数据造假行为进行举报,让数据造假无处遁形。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