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以就业之稳托举发展之基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5-05-14 08:49 作者:汪曼莉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这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更显其重要意义。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其中,“稳就业”被置于首要位置。这不仅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还彰显了通过高质量发展应对外部挑战的战略定力。稳就业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计。只有夯实就业这个“压舱石”,才能为经济行稳致远提供坚实支撑。

要加力推动既定政策落地见效。近年来,我国就业政策体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丰富发展。好政策贵在落实。当前,要重点解决政策执行中的问题,确保各项惠企利民措施直达基层、直接惠及经营主体。特别是对中小微企业这一就业“蓄水池”,更需精准施策、持续发力。中小微企业贡献了超过80%的城镇就业,稳住中小微企业,就稳住了就业基本盘。

要激发内需动力。消费作为最终需求,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具有乘数效应。实施家电以旧换新、新能源汽车下乡等政策,不仅能直接带动制造业就业,还能激活物流、安装、维修等配套服务岗位。文旅消费的复苏,则能盘活餐饮、住宿、交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更为关键的是,内需的持续扩大将引导企业增加长期用工,改善就业质量。稳就业必须与扩内需同频共振,形成良性循环。

要大力发展新业态。数字经济催生的直播带货、即时配送、在线教育等新职业,已成为就业的新增长点。这些新业态就业形式灵活、门槛相对较低,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提供了多元化选择。但也要看到,新业态劳动者面临权益保障不足等问题。要在鼓励创新的同时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更体面、生活更有尊严。只有实现“稳”与“活”的辩证统一,新业态才能真正成为吸纳就业的新“蓝海”。

就业,一头连着经济大势,一头连着万家灯火。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下,稳就业不仅是为经济赋能,还是固民生之本。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以系统思维统筹施策,就完全有能力保持就业大局稳定,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为民生改善厚植沃土,在不确定性的世界中把握确定性的未来。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