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警惕庸俗政治文化借短视频“还魂”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5-04-24 10:12 作者:冯锦煜

“领导座次安排”短视频单条点赞量超过17万,“饭局上领导让你打一圈怎么办”登上公考培训机构官微,各种会议发言材料成为商品在网上公开叫卖,一个值得重视的传播现象已然浮现:披着职场经验外衣的庸俗“官场文化”,正在短视频平台病毒式蔓延。这种以“生存智慧”为包装的腐朽价值观传播,不仅扭曲公众对党政机关的认知,也会对干部群体形成“暗流侵蚀”,成为影响干部队伍建设的隐患点和风险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旗帜鲜明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日前,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开展“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粗制滥造的“官场文化”短视频被列入治理范围。要认清这些所谓“官场文化”短视频的实质和危害,坚决抵制和反对网络上糟粕文化内容,敢于并善于在网络空间亮剑发声,共同营造清朗健康的网络环境。

警惕“文化病毒”对政治生态的影响。或许有些人认为“官场文化”短视频大都是哗众取宠,只当是乐子。但其呈现出的异化特征是不容忽视的,其中至少有三个方面:一是渲染不同群体的政治地位,比如某博主发布视频《体制内的江湖地位》,节选某电视剧片段,暗示选调生、公务员、事业单位、“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群体的政治地位有高低之分。二是将可能是违规违纪的行为包装为“人情世故”,诸如“给领导送礼送什么最合适”“接待领导调研要做到四个到位”等内容,实质是将“四风”问题娱乐化传播。三是将封建糟粕改头换面为“传统文化”,某博主发布视频《和大人,5000年官文化之精髓》,将“官本位”“潜规则”等糟粕嫁接现代行政体系。这些内容借助社交平台的算法推荐形成“信息茧房”,制造“劣质文化喂养优质流量”的恶性循环,可能影响青年公务员的政治判断,将对政治生态产生不利影响。

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暗潮涌动,网络空间已成为各类思想文化交融交锋的前沿阵地。组织部门要敢于在网络空间亮剑,教育引导广大党员不仅严守党纪国法,还要对错误思潮、错误言行主动发声、敢于亮剑,推动正能量形成大流量。要积极抢占网络阵地,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善于运用网民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经常发布党员、干部、公务员、人才等相关正能量作品,用“红色能量”对冲“灰色流量”。要引导党员擦亮政治慧眼,识别糟粕文化的“软刀子”,敢于在网络阵地发起“正面攻击”,以鲜活的基层实践为蓝本,通过生动的案例揭露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相关短视频的虚伪面具,输出清正廉洁、作风正派等正确价值信号。

加强公务员教育培养体系建设。“官场文化”短视频创作的初衷,或许也是为了传播知识、礼仪等正能量内容,但有些作者被流量反噬、被利益左右,逐步偏离创作初心。客观地讲,这类视频有其市场是因为给年轻的职场“小白”补了一场“社会课”,但也侧面反映了当前公务员教育培养体系还不够健全。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实务技能、职业道德、廉政教育等课程之外,人际关系、处世之道、行为规则等课题也应列入公务员初任培训班课程安排,不能任由公务员“自行体会”“随缘学习”。要把对公务员的教育贯穿始终,公务员进入工作岗位以后的组织关心、培训培养、监督提醒等,每个环节都不能放松。毕竟,坚定的理想信念、过硬的政治素养、扎实的工作作风、严格的纪律要求才是立身之本。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