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小节无害”害无穷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5-03-28 11:19 作者:罗兴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实施十余年来,党的作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然而现实中,仍有个别干部把吃点、喝点、玩点当人之常情,以“小节无害”自恕,认为只要不犯大错误、不搞大腐败,组织上定会宽容原谅。“小节无害论”是自欺欺人的错误认识,若任其发展蔓延,对党员干部危害无穷。

“小节无害”的滋生,往往源于思想深处的轻视和制度约束的缺位,折射出作风建设的深层次症结。有的党员干部将纪律底线异化为“不触红线即可”的庸俗认知,错将作风问题区分为“原则性错误”与“非原则性小节”;个别单位在制度执行中仍存在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等行为,对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识别研判不足、处理整改不到位;有的地方在监督执纪过程中存在“宽松软”现象,对微腐败、超标准接待等问题的处置“点到即止”,损害了党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削弱了党和国家的公信力。

作风问题无小事。干部要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守住第一次、第一步,坚定不移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不断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借学习教育之机开展思想大体检,运用党纪党规的“显微镜”查病灶,以党章的“标尺”正衣冠,坚决祛除“小节无害”的侥幸心理,推动正风肃纪不松劲、不止步、再出发,切实筑牢拒腐防变的精神堤坝。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防止反弹回潮,根本上还要把制度笼子扎好。要聚焦“一把手”监督、基层微权力治理等关键领域,运用大数据监督等科技手段,让制度长出“钢牙利齿”。通过建立刚性约束的“红绿灯”、动态评估的“调节阀”、群众参与的“晴雨表”,真正实现制度执行从“物理加固”到“化学反应”的质变升华,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使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永葆“要留清气满乾坤”的政治本色。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