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幅漫画,名为《笑话》。第一格:讲桌上摆着一个蛋篮,篮子里装了几颗鸡蛋,一只公鸡用教鞕指着PPT教母鸡如何孵蛋,旁边写“这是个笑话”;第二格:场景类似,只是角色互换,变成了母鸡指导公鸡下蛋,文字云“这更是个笑话”。
说是《笑话》,我却笑不出来,不是画得不好,而是联想到了身边某些真实场景。
有朋友执教,其所在高校对期末改卷的方式有严格规定,除了得处处签名外,每个记号都有详细要求。必须在小题序号处写小题分数,得打圈,然后再将小题得分相加,填到指定的方框里……有的改卷人在讲台上站了几十年,如今做个标记还得要人如此分骨拆筋地“指导”。再如,某人毕业于名牌学校、一路硕博到工作,非要让儿子也复制自己的人生。可他的儿子从小学到大,文理科成绩都不怎么样,只在画画上非常有天赋,老师也建议其报考美术院校。可这位家长就是不同意。结果,这孩子后续对被迫所选的专业毫无兴趣,连滚带爬熬到毕业,最后还是靠画画闯出名堂。
世界很广阔,知识五花八门,新情况层出不穷,想让自己什么都懂不可能。但关键是要做到一点:你的掌控欲爆棚时,得让被“指导”的那一方说说话。
春秋时,毛遂在平原君赵胜那里做了三年食客。当时秦国团团围住邯郸,赵国希望楚国出兵相救,平原君受命前去联络感情,他想挑选二十人陪同前往,平素毫不起眼的毛遂自我推荐,并凭机智和辩才说服楚王与赵国结盟,共同抗秦,解了赵国的困境。毛遂自荐后不久,燕国趁赵国大战方停、元气大伤之际发起攻势。派谁挂帅迎敌呢?赵王立即想到了刚刚立下奇功的毛遂。得知此事,毛遂急如星火地跑到赵王那里,请求其不要任命自己做统帅。赵王不听,结果毛遂统领的军队被燕军打得落花流水,毛遂也不得不拔剑自刎。假若赵王懂得一个道理:毛遂是一只可以干成其他大事的“公鸡”,但“孵”统领军队之“蛋”非其所长,而让别的擅长“孵蛋”的人去做这件事,赵国和毛遂个人的命运是否都会有另一番模样?
其实,无论是公鸡教母鸡孵蛋,还是母鸡教公鸡孵蛋,那只“听讲”的鸡一定会觉得无比荒唐,但“指导者”往往放不下身段,也听不到当事人的声音。“让懂瓜者种瓜,懂豆者种豆”,这句话说来容易,做起来却没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