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警惕履职清单“反向优化”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5-03-24 11:14 作者:张荧 曾俊辉

当下,建立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工作正深入推进。然而,有的地方清单编制却出现“反向优化”怪象,工作重心从“内容”向“数量”偏离,重形式条数,轻条目内涵,基层减负变为“形式瘦身”,清单编制失之本意。

全面扫描履职清单的“体脂报告”。简单做减法的清单管理容易陷入“表层瘦身”的误区,如有的地区将二十项事务合并为十大类,看似数量骤减,但具体工作内容纹丝未动。要实事求是地对基层履职事项进行全方位、全覆盖扫描,精准剖析,找出基层治理“肥胖”的根源,抓住清单条目缩减与职能内核虚化这个主要矛盾,兼顾短期问题解决与长效机制缺位这个次要矛盾,真正为清单“减脂增肌”,消除基层治理的实质性负担。

精准调配清单管理的“营养膳食”。真正的履职清单绝非简单照搬他处的“减脂食谱”,而应立足基层治理的“代谢特征”制定个性化方案。通过建立不同事项评估体系,将招商引资、企业服务等高频事项设定为“高代谢清单”,配备专业化团队攻坚;将环境整治、道路交通等周期性工作列为“基础代谢清单”,形成标准化操作流程。差异化配置既能避免“一刀切”导致营养失衡,又能防止“消化不良”造成履职梗阻。要准确把握动态发展的治理需求与静态固化的权责体系之间的矛盾,建立“微量元素”动态监测机制,机动灵活地处理特殊事项,根据基层治理需要及时调整,确保基层机体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系统构建基层履职的“健身计划”。履职事项清单的生命力在于执行闭环的构建,需要警惕“突击式减脂”后的反弹风险,避免产生“清单瘦身—上级加码—再度膨胀”的恶性循环,必须建立权责清单的变形回潮预警机制。当上级部门新增临时任务时,在清单规定的权责基础之上,按照“一事一议”原则匹配专项资源。要实施干部“增肌训练计划”,针对乡村振兴、数字治理等新兴领域,通过开展项目实操、舆情应对等专项训练,锻造能承接重大改革的“治理肌群”,真正跑出为民服务加速度。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