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出汗”之后莫“晾汗”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5-02-19 10:38 作者:朱镕杰

当前,各级各地党组织正在陆续召开民主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红脸出汗”,查摆问题、剖析根源,场面热烈。这本该是自我革新、团队进步的重要契机。但值得警惕的是,少数地方和单位出现了“会上红脸出汗,会后晾汗不管”的现象,对查摆出的问题整改不力,让民主生活会成效大打折扣。

“晾汗”的表现主要是:有的不重视,整改台账挂在墙上,应付检查装模作样;有的不迅速,整改动作慢慢吞吞,任务推进停滞卡顿;还有的不彻底,整改措施浮于表面,导致问题反复出现,等等,这些做法严重背离了党的优良传统,损害了党内政治生活的严肃性,让问题清单成了纸面文章,整改承诺成了空头支票,也折射出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缺失。

“出汗”只是起点,整改才是关键。民主生活会不能开会了之,批评与自我批评也不能止于“红脸出汗”。如果“出汗”之后“晾汗”而不“擦汗”,查摆的“毒素”便会堆积难消,小问题拖成老大难,小管涌演变为大塌方。“出汗”之后,必须趁热打铁,自觉拿出刀刃向内的勇气,对查摆出来的问题进行再梳理、再聚焦,制定切实可行整改方案,明确整改目标、整改措施、整改时限,做到对症下药、精准发力。应坚持以上率下,“关键少数”要发挥头雁作用,带头发扬斗争精神,敢于同问题叫板,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整改落实,确保问题条条有整改、件件有着落。同时,秉持开门整改理念,主动向群众公开整改进度,让群众看到整改的决心和行动,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出汗”之后不“晾汗”,离不开严格的整改监督。应构建全链条闭环整改监督机制,通过定期检查、随机抽查、专项督查等方式,实行清单化管理、节点化推进,对整改情况进行持续跟踪问效。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按照实事求是原则,对整改效果进行科学评估,对于整改不到位的问题,要求及时“回炉”再整改,直至问题彻底解决。对整改不力、敷衍塞责的单位和个人,视情况进行批评教育或追责问责,确保整改工作不走过场。要把整改落实与建章立制结合起来,针对查摆出来的问题以及整改监督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举一反三,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防止问题反弹回潮。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