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考核“瘦身” 基层“健体”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5-02-17 11:25 作者:童鑫俊

日前,中央层面通报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引起关注和警惕。基层减负,考核是指挥棒和风向标,考核“瘦身”,基层才能“松绑”。必须进一步完善更为精准高效、科学规范的考核体系,让基层余出时间、放开手脚,将精力用于为民服务中去。

现实中,有的考核只定性不定量,讲主观不讲客观,全凭记忆打“印象分”、托关系打“人情牌”;有的政出多门,不同条线针对同一指标重复交叉考核,挤占时间精力,耗费公共资源;有的将考核当成一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最终都成为基层不可承受之“重”。基层资源精力有限,不可名状的主观考核、不讲道理的多头考核、不切实际的过度考核,都是基层战斗力的“腐蚀剂”。唯有加强统筹谋划,坚持把虚头巴脑的指标清除出去,将干部从无效形式中解放出来,才能真正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

为基层真减负、减真负,规范考核是关键。考核指标科学合理、考核标准清晰明确、考核结果客观公正,基层才能干有方向、行有动力。要为考核指标“瘦身健体”,突出考核重点、清除冗杂指标,既体现“同类竞争”,又兼顾“分道赛跑”,有序引导基层把力量用在刀刃上、把工作做到心坎里。要科学量化各类指标、统一确定评价细则,坚持把考核方式、评价流程落实到纸面上,真正让基层知道如何考、如何评,提高考核预见性、精准性。要有效运用考核结果,旗帜鲜明奖优罚劣、多措并举激励担当,真正让考核结果有话语权、公信力。

考核的目的是明确干事方向、推动为民服务。考核结果不能单纯由几串数字、几篇报告来决定,归根结底还是要坚持人民立场,把群众满不满意、答不答应作为根本标尺。要树牢重实绩、重实干的考核导向,防止简单以材料水平体现工作成效、以舞台表现决定最终名次。要深入基层一线,多看看真实情况,多听听群众评价,在与干部群众心贴心、面对面交流中掌握“第一手”资料,找准找实考核“参考系”。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