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以才立,业以才兴。当前,很多地方注重开展人才招引,要使引进人才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就要防止“小才大用”、“大才小用”、人才闲置现象。人才招引要增强与地方的匹配度,人才引进后,就像将良种播撒于田地,后续需精心浇灌与耕耘,助力人才成长。
人才发展与城市发展相辅相成、相互成就。人才被引进后,若缺乏与之适配的产业环境和发展平台,就可能陷入“高能低用”的困境。这对人才与地方发展而言,无疑是“双输”。从人才角度看,其专业能力难以施展,积极性受挫,个人发展受阻;从地方发展角度看,耗费大量资源引进的人才,却无法为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造成了引才资源的浪费。人才引进不能单纯追求“高大上”,不能仅依据“帽子”“文凭”就盲目引进,更不能为了引进人才而将“小才”过度夸大为“大才”。要深入分析本地产业结构和发展战略,在统筹兼顾中明确引进哪一类人才,用在哪一方面,确保人才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人才引进后,如果揠苗助长,把人才置于超出其能力范畴的岗位,赋予其申请经费、申报课题、开展科技研发等重要任务,不但难以达成预期目标,也会造成资源浪费。人才成长离不开实践锻炼,唯有通过实践,方能积累经验、提升能力。要重视人才培养,为其提供成长机会,让人才在与之匹配的岗位平台中逐步提升能力。随着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可能会出现人才专业特长与产业发展不匹配的情况,为避免之前引进的人才被闲置,要鼓励人才积极主动适应变化,学习新专业知识、拓宽视野、调整研究方向,主动融入国家和当地发展规划,更好地服务地方发展。同时,在人才引进初期,若存在人岗不适,要及时与人才沟通,做好留用调整工作,确保人才有用武之地,真正将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作者单位:河南省开封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