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人民日报》刊发了昆明市呈贡区为基层减负的报道。报道称今年年初发布的考核要求“不查无必要资料,不简单以台账评判工作成效”,让基层同志可以腾出更多时间干工作,看成效。
为基层减负,不少地方出台了各项措施,有的着力规范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让人民群众办事更方便,有的完善考核指标,减少基层工作人员不必要的负担。这些“减法”做在了实处,确实起到了减负的实效。
应该看到,就考核工作来说,看的应该是基层工作的实际情况,此前考核过于侧重看台账,台账指标几乎占到了总指标的一半以上,这给基层工作人员增加了负担,导致一些一个电话、一句话能说清解决的问题,却需要处处想着拍照、打卡、留痕,偏离了为基层解决问题的工作重点,陷入了对照目录准备材料的怪圈。
如今,考核减少对台账的要求,科学设置考核指标,科学分配考核权重,简化考核流程,让基层人员的压力减轻了。他们有更多时间可以去基层解决商户入驻、社区绿化美化等问题,实地调研人民群众的诉求,反复走访推进了问题的解决。
考核减负,少看材料,多看实效,树立了更为务实的工作理念和工作导向,基层工作人员的时间精力花在必要处,成效才会体现在工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