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牵头”莫“包办”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4-12-13 10:35 作者:路洋

当前,改革发展任务纷繁复杂,很多工作往往需要多个部门单位团结协作、共同配合才能顺利推进。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不少牵头单位面临“唱独角戏”的现象,“牵头”变成“包办”,值得我们警惕和深思。

多部门协作,理应是牵头单位牵头抓总,责任单位通力配合,形成人人担责尽责、高效推进落实的良好局面。然而,有的责任单位只是“挂名”参与,对待工作不伸头、不露面,全程当“看客”;有的责任单位觉得干好了是给牵头单位作嫁衣、干不好却要“背锅”,索性能推不揽,甚至分内职责也“踢来踢去”;有的责任单位觉得“高人一等”,不把牵头单位放在眼里,对牵头单位作出的安排置之不理,即使表面高度服从,私下也不见任何行动。出现协作上的“貌合神离”,其中既有责任单位对“谁牵头谁负责”的误读,也有多干多错、少干少错的“背锅”恐慌,根源还是责任划分不明确、奖惩问责机制不完善,导致难以形成工作合力,陷入“责任单位越多、落实责任越难”的怪圈。

一枝独秀不成林,众人拾柴火焰高。牵头单位牵头抓总,责任单位通力合作,才能从“九龙治水”到“攥指成拳”,将“个人独奏”变成“团体合奏”,发挥出“1+1>2”的团队效应。要明确责任分工,让各责任主体都找到自己的位置,确保人人身上有担子、有责任,既要充分发挥牵头单位“火车头”作用,也要引导责任单位围着“牵头”转、跟着“牵头”干,凝聚密切配合、互相补台的最强合力。要强化奖惩问责,定期召开调度会议、开展“四不两直”调研,深入了解各单位担当尽责、作用发挥等情况,对“有为”者及时表彰奖励,对“无为”者及时处罚问责,树起干事者才能得实惠、投机者必定受惩戒的鲜明导向,推动形成撸起袖子加油干、同心协力干事业的良好风气。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