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工作中,常能听闻某些地方因一项突出成绩而“出圈”,一时风光无限,但当热度消退,却被发现有用“一俊遮百丑”的嫌疑。基层发展本应多点发力、全面推进,倘若只注重一点而忽略全局,无疑是舍本逐末、自欺欺人的短视行径。
所谓“一俊”,往往指的是某一方面的显著成就或亮点工程。这些项目或成果,通过精心策划与包装,往往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关注与赞誉,为地方形象增添光彩。然而,当我们将目光从这些亮点移开,深入基层、直面现实时,却不难发现,少数地方在追求“一俊”的同时,却忽视了更为广泛且深层次的民生问题与发展短板。这些被忽视的“百丑”,可能关乎教育、医疗、住房、环境等多个领域,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一俊遮百丑”这种短视行径,不仅无法为基层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反而可能加剧发展不平衡,让基层群众承受更多不公与不便。领导干部的职责与使命,在于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促发展。靠局部作秀或许能够博得一时出彩,却难以赢得长远的发展与人民的信任。并且,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歪风邪气一旦滋生,不仅侵蚀党的肌体,更让基层发展陷入“瘸腿走路”的困境。
现代化发展是全面的、系统的发展。党员干部要坚决摒弃“一俊遮百丑”的错误观念,坚持俯下身子听民意、脚踏实地补短板。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学校医院等基层一线,了解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状况与诉求,针对教育、医疗、住房、环境等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并加大投入力度,确保政策落地见效。要勇于担当、敢于作为,面对困难与挑战不退缩、不推诿,密切关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盲点与漏洞,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确保政策红利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