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促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进入数字化政务时代,各地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优化和创新,政务服务评价成为衡量群众办事满意度的重要指标,“好差评”设备应运而生。
然而有的地方对评价结果不重视、不梳理、不运用,有的只关注好评、屏蔽差评,甚至将“好差评”设备束之高阁,使其失去应有的反馈和监督功能,沦为摆设。
“好差评”设备是群众表达满意与否、提出建议与批评的重要渠道,是对服务效率、服务质量、服务态度等全方位、多维度的评价,有助于政务服务单位和个人及时发现并改进存在的问题。若将“好差评”视为一项简单的评价任务,或直接流于形式,便违背了设置的初衷,使其失去应有的效能;若群众的差评石沉大海,势必导致群众监督和参与沦为空转,影响政务服务提升,损害政府公信力。
群众的每一次评价都是政务服务的一次“体检”。“好差评”设备是传统意见箱、意见簿的数字化创新,作为群众意见的“收纳箱”,关键在于结果的运用。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评价反馈机制,尤其要将差评视为改进工作的契机,建立起一套回访、核实、整改、反馈的全流程差评处理机制,确保差评100%整改反馈。应建立健全“好差评”工作奖惩激励机制,将政务服务“好差评”情况纳入单位绩效评价,作为单位、个人年度考核及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对于服务质量不高、群众不满意、评价结果差的要严肃问责。同时,要加强对“好差评”评价系统的宣传和推广,鼓励群众主动积极参与、客观真实评价,让群众成为政务服务质效的“阅卷人”,切实增强群众对政务服务的参与感、获得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