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意度调查本是检验工作成效的一种有效方式。然而,通过发放“标准答案”甚至现金奖励等变相换取满意度的形式主义闹剧时有发生。据《半月谈》报道,近日在安徽、山东开展满意度调查过程中,一些地方下发通知,提出不要说“还行”“不错”“不知道”,而是回答“非常满意”“满意”等答案,圆满回答的民众,凭借通话记录截图或通话录音可得100元至300元不等奖励。
满意度调查的本意,在于通过民众的反馈,发现工作中的不足,进而推动问题的解决和服务的改进。然而,当调查过程被人为操控,民众的声音被虚假数据所掩盖,调查便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成为一种自欺欺人的游戏。这样的满意度调查,不仅无法真实反映民众的真实感受,无法解决民众关心的实际问题,更有可能滋生更多的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将大打折扣,政府的公信力也将受到损害。
如此满意度调查法,还给基层干部和群众带来额外负担。为了配合上级的“指示”,基层干部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引导,甚至“教导”民众如何回答调查问题,不仅浪费了公共资源,也挫伤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对于民众而言,他们不仅要面对日常的生活压力,还要在满意度调查中当演员,这无疑是对他们时间和情感的双重消耗。
满意度调查不能搞“好评返现”。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从源头抓起,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政府部门和官员要认识到,政绩不是靠虚假数据堆砌起来的,而是靠扎扎实实的工作,解决民众的实际问题,赢得民众的真心认可。必须摒弃那种只追求表面光鲜、不顾实际效果的做法,将工作重心放在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政策环境上。
要完善满意度调查机制,确保其真实性和有效性。一方面,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调查方案,明确调查目的、对象和范围,确保调查结果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调查过程的监督和管理,防止任何形式的弄虚作假和干预调查行为的发生。同时,要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将调查结果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并督促其根据反馈意见进行整改和提升。
要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提高民众对满意度调查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了解满意度调查的重要性和意义,增强他们参与调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要引导民众客观、真实地反映自己的意见和感受,为政府改进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