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涵养“治乱绳”的智慧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4-10-28 11:35 作者:于鑫鹏

多思考、多谋划、多调研,找到绳子的纠缠点,理顺每个打节点,把情况弄清、问题找准、事想明白,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1990年3月,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从政杂谈》一文中,要求青年干部注意四忌,其中一忌是“急于求成”,深刻指出“治乱绳,不可急,急于求成本身就孕育着失败的危险”。“治乱绳,不可急”出自《汉书·龚遂传》:“臣闻治乱民犹治乱绳,不可急也;唯缓之,然后可治。”原意为,治乱民就像理乱绳一样,不能着急,只有放缓节奏,然后才能治理。

基层事务千头万绪、纷繁复杂,既有家长里短的矛盾纠纷,也有居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有时就像一团乱麻般的绳子,唯有用巧力而非蛮力,抓住关键、把握规律,才能在抽丝剥茧中理顺乱绳、解开疙瘩。然而现实中,有的干部急功近利,热衷于“快刀斩乱麻”,动辄“翻烧饼”“换赛道”,耐不住性子;有的有干事激情,却头脑简单、不掌握方法,成了工作来临拍胸脯、工作决策拍脑门、造成失误拍屁股的“三拍干部”;有的假装很出力,擅长高谈阔论、指点江山,遇到问题便暴露弱点、自乱阵脚。此类问题的根源或是方法不对路、或是急于求成,导致工作成效打了折扣,甚至贻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

欲速则不达,谋定而后动。基层工作点多线长面广,涉及领域多、覆盖层次深,经常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的年轻干部由于缺乏经验,不分青红皂白闷头往前冲,心态就容易失衡,动作就容易变形,正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要预留“让子弹飞一会”的时间,所谓“拙速而胜”,不要急于解开乱麻,而是多思考、多谋划、多调研,找到绳子的纠缠点,理顺每个打节点,把情况弄清、问题找准、事想明白,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要保持“治大国若烹小鲜”的耐性和韧性,只要掌握火候、把握好度,科学精准、注重细节,就要一以贯之去执行落实,切忌朝令夕改、胡乱折腾,坚定信心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以战略定力和耐心解开一个个死结,进而打开工作局面。要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的姿态,把调查研究作为探寻路径、积累经验、启发灵感的关键法宝,在基层一线发掘解题办法,在与群众的交流中破除路径依赖,进而在各种问题中洞悉事物发展的规律,更好地在“治乱绳”中驾轻就熟、游刃有余。

“治乱绳”不仅体现做事的风格,也映射干部政绩观。有的干部之所以治不好“乱绳”,与政绩观偏差不无关系。显功看得见、摸得着、见效快;潜绩虽不显山、不露水,但事关长远;如果用政绩“争风头”、用平台“镀金身”,为个人升迁贪大求全、盲目求进,热衷于“短平快”,如此绳结只会越来越紧、问题必将越来越多。要正确对待显绩和潜绩的关系,循序渐进、稳扎稳打,不摆“花架子”、不搞“假把戏”,把“功成不必在我”视为一种格局和境界,甘于“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要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跟着问题走、奔着问题去,做到复杂问题不躲、遗留问题不等、惯性问题不推,找准解扣的主攻方向和发力点,干出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工作业绩。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