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过好“紧日子” 警惕“装修风”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24-09-03 10:59 作者:静子

紧日子花大钱?近日,半月谈记者在一些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调研中发现:有些单位热衷于装点门面、大搞装修,新建设施使用率不高,将大量资金花在“刀面上”,与中央提出的“要习惯过紧日子”“严控一般性支出”等要求不符,引发社会强烈关注。

宿舍楼、图书馆等基础设施尚且紧缺,北方某高校在新校区竟花费数百万建校门,被不少学生吐槽“几乎是专供拍照使用”;在中部某县级市一份施工招标公告中,包括其党政大楼墙面清洗、大理石墙面铺设等项目在内的装修改造总投资就高达905.93万元……一段时间来,一些地方刮起“装修风”,并有向基层蔓延的势头。在这股歪风中,有人以“作秀”代替“做事”、以“造势”代替“造福”、以“短平快”代替“长远实”,打着服务民生的旗号巧立名目、劳民伤财,很有可能积累成危及地方发展的“毒瘤”。

“精打细算,才能油盐不断;粮收万石,也要粗茶淡饭。”过紧日子,即压缩一般性、非急需、非刚性支出,是短期缓解财政压力的一个现实举措,也是国家一项长期方针政策,旨在将宝贵财政资金更多投向民生等重点领域。客观讲,政府过上“紧日子”是刀刃向内、壮士断腕,是动自己的“奶酪”。而现实生活中,政府的“花钱冲动”不时被激发:相关单位、参与企业想从中获益,从而积极推动项目上马;有人对花钱大手大脚的干部赞赏有加,认为其是在改善办公环境、提高社会待遇。凡此种种,皆不利于党政机关建成节约型机关,亦不利于全社会涵养崇清尚俭、厉行节约的良好风尚。

“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说起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装修钱,其来源或是财政资金,或是政府发行的专项债。必须指出,公共资金是纳税人的“辛苦钱”“血汗钱”,必须用在“刀刃”上,一分一厘都不能浪费,这也直接反映政府的管理水平。从这个角度出发,政府有必要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向社会公开,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社会公益事业等领域也要加大信息公开力度,让公共资金和权力在“探照灯”和“摄像头”下运行。

更进一步,“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政府过“紧日子”是为了百姓过“好日子”。少开一个不该开的会议、少上一个不该上的项目、少花一分不该花的财政资金……唯有严控会议、差旅、培训、论坛等支出,才能把更多资金用在关键处,花在支持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等要紧处,从而用“紧日子”减法做实“好日子”加法。特别强调的是,一些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日子虽然“紧”了,但苦干的劲头不能减,实干的成绩不能少,要用常态化“紧日子”为人民群众拼得更多“好日子”“幸福日子”。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