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动手剪纸、刻印章、跟练八段锦,观察夏日开放的花、鸣叫的昆虫……如今,全省多地的青少年不出社区,就能度过一个快乐充实的暑期。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化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从《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到陕西省民政厅《关于在城市社区建设嵌入式民政服务设施的通知》,政策红利不断释放。社区服务重在精准,需要结合辖区实际情况,立足真情景、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
做好社区服务,需要离居民再近一些。西安市莲湖区建设15分钟便民服务圈,不仅配置居民基本生活所需的各项设施,还提供就业指导、定制化岗位推荐、职业技能培训等服务。榆林市榆阳区将司法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社区,在社区内就可通过“云上法庭”连线诉前调解中心法官调解矛盾,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解决在基层。
做好社区服务,贵在把事做精一些。例如在适老化改造中,社区不是简单地统一发放物品,而是先进行走访摸底,重点针对高龄、失能失智、空巢、重度残疾人等特殊困难人群,了解他们最迫切的需求,建立台账,并“一户一策”为老年人科学制订适老化改造计划。在满足居民维修、家政、餐饮、美容美发等需求时,不只是对接需求和服务,而是充分整合辖区内资源,提高各方参与基层治理和奉献社会的主动性,在互帮互助、互惠互利中营造和谐友爱的邻里关系。
社区工作越贴近民生,就越贴近民心,群众就越满意;社区工作越“上前一步”,就能越细致周到,群众就越便利。服务群众未必都要做开拓性的大动作,延伸至微末之处,一样能交出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幸福账单”。